时间: 2025-04-28 14:15: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4:15:05
“操斧伐柯”这个成语源自《诗经·小雅·伐柯》:“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原意是指砍伐树木制作斧柄,斧柄的样式就在手中,比喻做事的方法和标准就在自己手中,只要遵循即可。
在文学作品中,这个成语常用来强调遵循传统或已有规则的重要性。在口语中,可能更多地用来提醒人们在处理问题时应该依赖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专业领域,如教育或管理学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强调实践经验和已有知识的重要性。
“操斧伐柯”源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经典表达。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强调遵循已有规则和经验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守旧”和“遵循传统”是一种美德。这个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即在创新的同时,不应忽视和抛弃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智慧。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稳重和可靠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追求创新和变化的同时,也要尊重和利用已有的资源和知识。
在个人职业发展中,我经常使用“操斧伐柯”的原则,即在尝试新方法的同时,也会参考和借鉴过去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操斧伐柯,遵循古道,创新不弃旧智慧。”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一位工匠在制作斧柄的场景,强调手艺和传统的结合。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诗歌的吟诵声,传达出一种古典和稳重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Don't fix what isn't broken”,强调不要改变那些已经证明有效的事物。
“操斧伐柯”这个成语强调了在创新和变化中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利用。在现代社会,这个原则仍然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在追求新事物的同时,不应忽视和抛弃已有的成功经验和智慧。
柯,斧柄。则,法也……言人执柯伐木以为柯者,彼柯长短之法,在此柯耳。
至于~,虽取则不远,若夫随手之变,良难以辞逮。
1.
【操】
(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操,把持也。 、 《礼记·曲礼》-操右契。 、 《礼记·学记》-不学操缦。 、 《公羊传·庄公三十年》-盖以操之为巳蹙矣。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 、 《史记·项羽本纪》-大王来何操?
【组词】
可操左券;同室操戈、 操刀
2.
【斧】
(形声。从斤(斧头),父声。本义:斧子,伐木工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斧,斫也。 、 《易·巽卦》。注:“斧,所以断者也。”-丧其资斧。 、 《诗·豳风·破斧》-既破我斧。 、 宋·苏轼《石钟山记》-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组词】
斧柯、 斧脑、 斧砧、 斧绣
3.
【伐】
(会意。从人,从戈。甲骨文字形,像用戈砍人的头。本义:砍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伐,击也。 、 《广雅》-伐,杀也。 、 宋·苏辙《太白山祈雨词》-为酒醴,伐豚羔,舞长袖。
【组词】
伐祭、 伐杀
4.
【柯】
(形声。从木,可声。本义:斧柄)。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柯,斧柄也。 、 《广雅》-柯,柄也。 、 《国语·晋语》-今若大其柯。 、 《诗·豳风·伐柯》。毛传:“柯,斧柄也。”-伐柯如何?匪斧不克。
【组词】
柯斧、 柯长三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