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4:34:3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4:34:36
“玉书”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用玉石制成的书籍或书写材料。在古代,玉石因其珍贵和坚硬,常被用来制作印章或书写工具,因此“玉书”也常被用来比喻珍贵或重要的文献、书籍。
在文学语境中,“玉书”常用来形容那些内容珍贵、价值连城的书籍或文献,如“玉书阁”指的是收藏珍贵书籍的地方。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某些专业领域,如考古学或文物保护,可能会提及古代的玉书。
“玉书”一词源于古代对玉石的崇拜和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从字面意义扩展到比喻意义,用来形容那些珍贵且有重要价值的书籍或文献。
在**文化中,玉石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因此“玉书”也常被用来象征知识和智慧的传承。在古代社会,玉书可能指的是皇家或贵族的文献,代表着权力和地位。
“玉书”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神秘和珍贵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智慧和文化遗产,激发人们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知识的渴望。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博物馆的展览中看到过一件古代的玉书,虽然只是复制品,但它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和玉石的独特美感。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玉书”:
在时光的长河中,
玉书静静躺卧,
每一页都是岁月的痕迹,
每一字都是智慧的结晶。
想象一幅画面:在一间古色古香的图书馆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一本古老的玉书上,书页微微泛着玉石的光泽。背景音乐可以是古筝或古琴的悠扬旋律,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庄重的氛围。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黄金书”或“宝石书”,用来形容珍贵或重要的文献。例如,在阿拉伯文化中,“黄金书”常用来指代古兰经,象征着神圣和尊贵。
通过对“玉书”这个词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和意义。这个词不仅代表着古代的物质文化,也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传承。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玉】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一根绳子,串着一些玉石。“玉”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 、 《礼记·曲记》。疏:“玉谓佩也。”-君无故玉不去身。 、 《虞书》。郑注:“执之曰瑞,陈列曰玉。”-五玉。 、 《周礼·王府》-王齐则共食玉。 、 《书·洪范》-惟辟玉食。 、 《左传》-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组词】
玉情儿、 玉墀、 玉阙、 玉虚、 玉树、 玉砚、 玉雕、 玉栏
2.
【书】
(形声。从聿,者声。聿(yù),即笔。隶书省“者”成“曰”。《说文》:“书,箸也。”箸(著)即显明。合起来表示用笔使文字显明,“者、箸”音近,故“者”有表意作用。本义:书写,记录,记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说文序云:“著于竹帛谓之书。”-書,著也。 、 《周礼·保氏》-五曰六书。 、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作书。上古以刀录于竹若木,中古以漆画于帛,后世以墨写于纸。 、 《易·系辞》-易之以书契。 、 《尚书序》疏-书者,以笔画记之辞。 、 《论语·卫灵公》-子张书诸绅。 、 《史记·陈涉世家》-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大书一“屈”字,以两竿夹揭之,走诉行御史台。 、 方苞《狱中杂记》-众言同,于是乎书。
【组词】
书候、 书孽、 书记手、 书画卯酉、 书文、 书抄、 书具、 书券、 书砚、 书狱、 书命、 书格、 书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