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4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45:57
词汇“故义”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标准的汉语词汇。根据字面组合,“故”通常指旧的、过去的,而“义”则指意义、道理或原则。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故义”可能指的是旧有的意义或过去的原则。然而,由于这个词汇并不常见,以下的分析将基于这种推测进行。
“故义”可能指的是旧有的意义、传统的道理或过去的原则。它强调的是一种历史传承或传统价值。
由于“故义”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是由“故”和“义”两个常用汉字组合而成,反映了人们对传统价值的重视。
在**文化中,传统和历史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因此,“故义”可能被用来强调对传统的尊重和维护。
“故义”可能让人联想到历史的厚重感和传统的庄严。它可能激发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和对传统的尊重。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不会经常使用“故义”这个词,但如果我在讨论传统文化或历史时,可能会提及它来强调传统的价值。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故义如古树,根深叶茂,岁月流转,其心不改。”
“故义”可能让人联想到古老的书籍、古建筑或传统的音乐,这些都能唤起对历史的敬畏和对传统的尊重。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观念如“传统价值”或“古老智慧”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故义”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醒我们重视传统和历史的价值。在快速变化的现代社会中,保持对传统的尊重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和理解“故义”,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文化的根脉,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1.
【故】
(形声。从攴(pū),古声。从“攴”,取役使之意。本义:缘故,原因)。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故,使为之也。 、 《易·系辞传》-又明于忧患与故。 、 《礼记·礼运》-则是无故。 、 《国语·楚语》-夫有其故。 、 《左传·庄公十年》-既克,公问其故。 、 《史记·陈涉世家》-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 《史记·李将军列传》-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组词】
借故、 无故
2.
【义】
(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同本义。
【引证】
《墨子·公输》-义固不杀人。 、 、 《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诸葛亮《出师表》-引喻失义。 、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 、 宋·苏洵《六国论》-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义,坚持正义。)
【组词】
丈义、 义断恩绝、 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