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9:5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9:51:54
后话:这个词通常指的是在某个**或故事结束后所说的话,或者是后续的评论、解释或补充。它强调的是在主要内容之后发生或提及的内容。
后话这个词源于汉语,由“后”和“话”两个字组成。在古代汉语中,“后”指的是时间或顺序上的后面,“话”则是指言语或谈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演变为指代在主要内容之后的言语或评论。
在**的文化传统中,后话有时被视为对主要内容的补充或解释,强调了完整性和连贯性。在社会交往中,后话也常常用于强调某人的观点或提供额外的信息。
后话这个词给人一种补充和完善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在主要内容之后,还有更多的信息和深度可以探索。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完整故事的渴望和对细节的关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在会议或讨论结束后使用后话来补充我的观点或提供额外的信息。例如,在一次项目讨论中,我在会议结束后提出了一些后话,解释了为什么我们选择特定的方案。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后话”:
在夜的尽头,星辰低语,
后话在风中轻轻飘荡,
揭示了白昼未曾言说的秘密,
在时间的河流中,静静流淌。
后话这个词可能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星空的深邃,或者是老式留声机中缓缓播放的旧唱片,带来一种怀旧和深沉的感觉。
在英语中,后话可以对应为“postscript”或“afterword”,它们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提供作者的额外评论或解释。
后话这个词在语言中扮演着补充和完善的角色,它不仅提供了额外的信息,还增强了表达的深度和完整性。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后话”这个词帮助我更好地组织和传达我的思想。
1.
【后】
(会意。象人之形,施令以告四方,古之,从一口,发号者君后也。按从坐人,从口,与君同意。本义:君主,帝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后,继君体也。 、 《书·舜典》-班瑞于群后。 、 《诗·周颂·时迈》-允王维后。 、 《礼记·内则》-后王命冢宰。 、 《国语·周语》-昔我先世后稷。 、 《左传·文公二年》-皇皇后帝。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夏后皋之墓也。
【组词】
后王、 后帝、 后夷、 后辟
2.
【话】
(形声。从言,舌声。本义:言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话,合会善言也。 、 《左传·文公六年》-著之话言。 、 《左传·文公十八年》-不知话言。 、 《左传·襄公元年》-告之话言。 、 《诗·大雅·板》-出话不然。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悦亲戚之情话。 、 唐·李朝威《柳毅传》-心诚之话。
【组词】
话言、 话差、 话白儿、 话布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