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24: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24:24
“杨妃春睡”是一个汉语成语,源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恨歌》,其中描述了杨贵妃在春天午睡的情景。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女子睡姿优美,或者比喻女子在春天慵懒的状态。
在文学作品中,“杨妃春睡”常被用来描绘女性的柔美和慵懒,尤其是在描写宫廷生活或贵族女性的作品中。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能不常用,但在特定的文学或艺术讨论中会被提及。
“杨妃春睡”源自《长恨歌》,这首诗讲述了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文学和艺术作品中,成为形容女性美的一种方式。
在**文化中,杨贵妃是美的象征,她的故事和形象被广泛传颂。因此,“杨妃春睡”这个成语也承载了一定的文化意义,反映了古代对女性美的理想化追求。
这个成语给人以温柔、优雅和宁静的联想。它让人想到春天的午后,花香和微风,以及一个美丽的女子在这样环境中慵懒地休息。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在描述一个女性朋友或家人的午睡状态时使用这个成语,以表达她们的优雅和放松的状态。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春风拂过,柳絮轻扬,她如杨妃春睡,梦回唐朝。”
想象一幅画面:一个女子躺在春日的花园中,周围是盛开的花朵和轻轻摇曳的柳枝。背景音乐可能是柔和的古筝曲,营造出一种宁静和优雅的氛围。
在西方文化中,可能没有一个直接对应的成语,但可以用“sleeping beauty”来形容类似的情景,虽然它更多指的是童话故事中的角色。
“杨妃春睡”这个成语不仅描绘了一个美丽的画面,也反映了古代文化对女性美的理想化。在学*这个成语的过程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文学和艺术中的应用,以及它在传达情感和联想方面的作用。这个成语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让我在描述女性美时有了更多的选择。
1.
【杨】
(形声。从木,昜(yáng)声。本义:植物名。落叶乔木)。
杨柳科杨属植物的泛称。
【引证】
《说文》-杨,杨木也。 、 《尔雅》-杨,蒲柳。 、 清·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杨与柳别。杨,枝劲脆而短,叶圆阔而尖;柳,叶长而狭,枝软而韧。
2.
【妃】
(会意。从女,己声。本义:婚配,配偶)。
(pèi)。同本义。 同: 配
【引证】
《说文》-妃,匹也。 、 《左传·桓公二年》-嘉耦曰妃。 、 《商君书·画策》-故黄帝作君臣上下之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
【组词】
吉妃
3.
【春】
(会意。甲骨文字形,从草(木),草木春时生长;中间是“屯”字,似草木破土而出,土上臃肿部分,即刚破土的胚芽形,表示春季万木生长;“屯”亦兼作声符。小篆字形,隶变以后,除“日”之外,其他部分都看不出来了。本义:春。四季的第一季)。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春,推也。从艸屯,从日,艸春时生也。会意,屯亦声…今隶作春字,亦作芚。 、 《尔雅·释天》-春为青阳,春为发生,春秋繁露。春者,天之和也。又春,喜气也,故生。 、 《公羊传·隐公元年》-春者何,岁之始也。 、 《诗·豳风·七月》-为此春酒。 、 孟浩然《春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 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组词】
春归、 春闱、 春蚕、 春事、 春人、 春试、 春忙、 春社
4.
【睡】
(会意。从目,垂声。指眼睑下垂,打瞌睡。本义:坐着打瞌睡)。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睡,坐寐也。 、 《战国策·秦策》-读书欲睡,引锥自剌其股。 、 《史记·商君列传》-孝公既见卫鞅,语事良久,孝公时时睡,弗听。
【组词】
睡晌觉、 睡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