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04: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04:51
嵩山三阙 是指位于河南省嵩山的三座古代石阙,分别是太室阙、少室阙和中岳庙阙。这些石阙是现存最早的石刻建筑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在文学中,嵩山三阙 可能被用来象征古代**的文化和历史遗产,或者作为诗歌和散文中的意象。在口语和专业领域,这个词汇更多地被用于历史学、考古学和建筑学等领域的讨论。
同义词:嵩山石阙、古代石刻建筑 反义词:现代建筑、临时结构
嵩山三阙 的名称源于其地理位置和建筑特征。嵩山是**五岳之一,而“阙”在古代指的是宫殿或庙宇前的石门或石牌坊。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石阙成为了重要的文化遗产。
在文化中,嵩山三阙 被视为重要的历史遗迹,反映了古代的建筑技术和艺术风格。它们也是传统文化和信仰的象征。
嵩山三阙 带给人们一种庄严和古老的感觉,让人联想到**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它们也是对古代工匠技艺的赞美。
在一次文化之旅中,我有幸参观了嵩山三阙,亲眼见证了这些古老石阙的雄伟和精美,这让我对**古代建筑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巍巍嵩山,三阙矗立, 岁月悠悠,见证沧桑。 石刻雕琢,古韵悠长, 华夏文明,永流传。”
想象一下,站在嵩山三阙前,可以看到古老的石刻和周围的自然风光,听到风吹过石阙的声音,这种视觉和听觉的体验让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古代石刻建筑也有,如埃及的石碑和希腊的神庙,它们都是各自文化中的重要遗产,反映了不同文明的特色和历史。
嵩山三阙 不仅是*古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的历史和文化,也认识到了文化遗产在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性。
1.
【嵩】
山高。
【引证】
《说文新附》-嵩,中岳嵩,高山也。 、 《尔雅·释诂》-嵩,高也。 、 《释名·释山》-山大而高曰嵩。 、 《诗·大雅·崧高》-崧高维岳。
【组词】
嵩呼、 嵩崇、 嵩峦
2.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
3.
【三】
(指事。本义:数目。二加一的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三,天地人之道也。从三数。 、 《广韵》-三,数名。 、 《庄子·齐物论》-二与一为三。 、 《老子》-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易·师》。荀注:“三者阳德成也。”-王三赐命。 、 《后汉书·袁绍传》。注:“三者数之小终。”-结恨三泉。 、 《易·需》-有不速之客三人来。 、 《国语·周语下》-纪之以三。 、 《战国策》-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
【组词】
三叉、 三木、 三节、 三学、 三衙、 三巡、 三休、 三脚猫、 三班六房、 三已、 三五
4.
【阙】
去除。
【引证】
《周礼》-以待会而考之,亡者阙之。
挖掘。
【引证】
《左传》-若阙地及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