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8:12: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8:12:19
数米而炊 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数着米粒来做饭”,比喻过分计较琐碎小事,或者形容生活极其节俭、吝啬。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对细节的过度关注,以至于忽视了更大的全局或更重要的事务。
这个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数米而炊,称薪而爨。”原意是指古代人们做饭时数米粒,称柴火,形容生活极其节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含义扩展到了形容过分计较琐碎小事。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节俭被视为一种美德,但过度节俭则可能被视为吝啬或小气。这个成语反映了社会对于节俭与慷慨之间平衡的思考。
这个成语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负面的,因为它暗示了一种过分计较和小气的态度。在联想上,人们可能会想到那些为了小利益而忽视大局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邻居,她总是数米而炊,连社区的公共活动都不愿意多花一分钱,这种行为虽然节俭,但也影响了邻里关系。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数米而炊的日子,虽节俭却失了人情味,愿我们不因小失大,共享生活的甘甜。”
在视觉上,可以想象一个老人在昏暗的厨房里,一粒一粒地数着米粒做饭的情景。在听觉上,可能是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以及老人低声的自言自语。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counting pennies”,意
简发而栉,数米而炊。
唐朝时期,著名诗人韦庄出身贫寒,成名后还保持俭朴的生活。经常数着米粒来做饭,用秤称好柴禾来烧火,经常被人耻笑,这样的节俭已经到了可鄙的地步
1.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
2.
【米】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米粒琐碎纵横之状。“米”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米”的字与米、粮有关。本义:谷物和其他植物子实去壳后的子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四注象米,十其介者,九谷之分也。-米,粟实也。象禾实之形。 、 《礼记·明堂位》-米麜有虞氏之痒也。
【组词】
粟米;花生米
3.
【而】
才能。
【引证】
《墨子·尚同下》-然计天下之所以治者,何也?唯而以尚同一义为政故也。 、 《管子·枢言》。微而,犹无能。而、能古字通用-戒之戒之,微而异之。 、 《管子·小匡》-小白承天子之命而毋下拜。 、 《商君书·慎法》-不待我而有成事者也。
4.
【炊】
(形声。从火,吹省声。本义:烧火做饭)。
同本义。
【引证】
《公羊传》-析骸而炊之。 、 《汉书·枚乘传》-一人炊之。 、 《史记·封禅书》。注:“先炊,古炊母之神也。”-先炊之属。 、 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组词】
炊米、 炊人、 炊妇、 吹家子、 吹沙成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