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1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18:42
词汇“欢待”在中文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较为文雅或古风的词汇,意指热情地接待或款待。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分析:
“欢待”字面意思是指以愉悦的心情和态度接待客人或朋友。它强调了接待过程中的热情和友好。
“欢待”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强调接待时的愉悦心情。随着语言的发展,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可能有所下降,但在某些文雅或正式的场合仍然会被使用。
在**传统文化中,热情好客是一种美德,因此“欢待”体现了这种文化价值观。在现代社会,尽管这个词汇的使用不如以前频繁,但它仍然承载着对客人尊重和友好的文化内涵。
“欢待”给人一种温馨和亲切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庭聚会或朋友相聚时的欢乐氛围。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有机会接待外国朋友,我会尽力提供“欢待”,让他们感受到**文化的热情和友好。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欢待”:
春风拂面笑颜开,
主人欢待客自来。
杯中美酒话桑麻,
共叙天涯情未改。
想象一下,一个温馨的家庭聚会,主人在门口热情地迎接客人,笑声和谈话声充满了整个房间,这就是“欢待”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ospitality”,它也强调了接待客人的热情和友好,但“欢待”更具有**特色。
“欢待”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的词汇,它不仅体现了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也让人联想到温馨和欢乐的氛围。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和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并增进对文化的理解。
1.
【欢】
(形声。从欠,雚(guàn)声。本义:喜悦,高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欢,喜乐也。 、 《礼记·曲礼》-君子不尽人之欢。 、 《荀子·大略》-夫妇不得不驩。 、 《庄子·至乐》-若果养乎?予果欢乎? 、 《韩非子·说林上》-许子而大欢,彼将知君利之也。 、 《战国策·秦策》-而大国与之懽。 、 《庄子·渔父》-饮酒则欢乐。 、 《汉书·李广苏建传》-今日之欢。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众宾欢也。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欢动一城。 、 清·侯方域《壮悔堂文集》-奉一日之欢。
【组词】
欢容、 欢洽、 欢哄、 欢情
2. 【待】 [口语]暂时停留,逗留,迟延 [口语]无目的地消磨时间或在某处逗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