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29:58
檐冰:指在寒冷天气中,屋檐上因融雪或雨水冻结而形成的冰柱。
檐冰一词由“檐”和“冰”两个字组成,“檐”指屋檐,“冰”指冻结的水。这个词在中文里历史悠久,描述的是一种自然现象,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檐冰常被视为冬天的象征,与春节等节日相关联,增添节日气氛。在北方地区,檐冰的形成是冬季常见的景象,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檐冰给人以冷冽、纯净的感受,同时也可能引发对寒冷天气的畏惧或对冬日美景的欣赏。它让人联想到安静的冬日早晨,或是童话般的冰雪世界。
在北方长大的我,每年冬天都能看到檐冰。记得小时候,最喜欢用棍子敲打檐冰,听那清脆的响声,或是尝试用手去触摸那冰冷的表面。
在诗歌中,檐冰可以被描绘为冬天的守护者,静静地挂在屋檐上,守护着每一个温暖的梦。
檐冰的视觉形象是晶莹剔透的,给人以美的享受。听觉上,敲打檐冰的声音清脆悦耳,是冬日特有的声音。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檐冰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但其描述的自然现象是普遍存在的。例如,在英语中,类似的自然现象可以用“icicles”来描述。
檐冰作为一个描述自然现象的词汇,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准确地传达特定场景和情感。
1.
【檐】
(形声。从木,詹(zhān)声。本义:屋檐)。
同本义。
【引证】
《礼记·明堂位》。注:“重檐,重承壁材也。”-复庙重檐。 、 晋·陶潜《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 唐·杜牧《阿房宫赋》-檐牙高啄(檐牙:屋顶伸出的边沿。高啄:像鸟向高处啄食一样)。
【组词】
檐石、 檐宇、 檐花、 檐板、 檐阴、 檐梁、 檐帷、 檐楣、 檐马、 檐铁
2.
【冰】
(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冰,水坚也。 、 《易·坤》-履霜坚冰至。 、 《诗·邶风·匏有苦叶》-迨冰未泮。 、 《汉书·五行志》-冰者,阴之盛而水滞者也。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 、 《管子·五行》-冰解而冻释。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公徒释甲,执冰而踞。
【组词】
冰扳、 冰麝、 冰清水冷、 冰前刮雪、 冰玉自信、 冰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