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41: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41:56
毛边本:毛边本是指书籍装订后,书页的边缘不经过裁切,保持原始印刷时的毛糙状态的一种特殊装订方式。这种装订方式常见于限量版或艺术书籍,以增加书籍的收藏价值和艺术感。
毛边本一词源于对书籍装订方式的描述,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早期的手工书籍制作。随着印刷技术的发展,毛边本成为一种特殊的装订选择,用于限量版和艺术书籍。
在文化领域,毛边本常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代表着对传统手工艺术的尊重和传承。在社会背景中,毛边本因其独特性和收藏价值,常被书籍爱好者和收藏家所追捧。
毛边本给人一种原始和手工的感觉,联想到传统工艺和艺术创作。它可能激发人们对书籍的珍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参观过一个书籍艺术展览,其中展出了许多精美的毛边本,每本书都展示了独特的装订技术和设计理念。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毛边本:
在时间的书架上,
毛边本静静躺着,
每一页都是岁月的痕迹,
每一角都是故事的起点。
毛边本可能让人联想到手工纸张的质感,以及翻阅书籍时纸张摩擦的声音,这些视觉和听觉的联想增强了书籍的触感和体验。
在不同文化中,毛边本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称,但其核心概念——保留书籍原始边缘的装订方式——是普遍存在的。
毛边本作为一种特殊的书籍装订方式,不仅体现了对传统工艺的尊重,也增加了书籍的艺术价值和收藏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了解和运用这一词汇可以丰富我们对书籍文化的理解和表达。
1.
【毛】
(象形。金文字形。“毛”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毛”的字多与皮毛有关。本义:眉毛、头发、兽毛)。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毛,眉发之属及兽毛也。 、 《礼记·檀弓》。注:“二毛,鬓发斑白。”-不获二毛。 、 《周礼·司仪》-王燕则诸侯毛。 、 《素问·欬论》-皮毛者,肺之合也。 、 《周礼·大司徒》-其动物宜毛物。 、 《周礼·校人》-毛马而颁之。 、 《诗·小雅·信南山》-以启其毛。 、 《左传·僖公十四年》-皮之不存,毛将焉傅? 、 《韩非子·五蠹》-胚不生毛。 、 《汉书·李广苏建传》-与旃毛并咽。 、 唐·李朝威《柳毅传》-大小毛角。 、 《资治通鉴·唐纪》-矢如猬毛。 、 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组词】
毛女、 毛连、 刚毛、 毫毛、 毛笔、 毛羽、 毛戴、 毛脉、 毛悚、 毛蓬蓬、 毛楂楂、 毛发不爽、 毛耸
2.
【边】
(形声。从辵(chuò),臱(mián)声。本义:山崖的边缘)。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边,行垂崖也。 、 《尔雅》-边,垂也。 、 唐·李白《荆州歌》-白帝城边足风波,瞿塘五月谁敢过。
【组词】
崖边;岸边;水池边;边侧、 边涯
3.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