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4:3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4:35:15
词汇“[方空縠]”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一个古汉语词汇或者特定领域的术语。由于缺乏具体的现代使用例证和广泛的语料库支持,我将基于可能的含义进行分析。
“方空縠”可能由三个字组成:
由于“方空縠”不是一个常见的现代词汇,它可能出现在古文、历史文献或特定学术领域中。在文学作品中,它可能用来形容某种特定的景象或情感状态,如描述空旷的方形空间或某种轻盈、飘渺的感觉。
由于缺乏具体的使用例证,以下句子仅为推测:
由于“方空縠”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同义词和反义词难以确定。如果将其理解为描述一种空旷、轻盈的状态,同义词可能包括“空灵”、“飘渺”等,反义词可能是“充实”、“沉重”等。
“方空縠”可能源自古代汉语,具体词源需要查阅古汉语词典或相关文献。由于其不常见,历史演变和语言变化的信息可能较为有限。
在古代文化中,“縠”可能与贵族或宫廷文化相关,因为这种轻*的丝织品通常与高贵的服饰相关。因此,“方空縠”可能在描述古代宫廷或贵族生活时有所体现。
“方空縠”可能给人一种轻盈、飘渺、空灵的感觉,这种词汇可能引发人们对古代美学、宫廷文化的联想。
由于“方空縠”不是一个常见的词汇,个人应用可能较为有限。在学*和研究古汉语或古代文化时,可能会遇到并需要理解这一词汇。
在创作诗歌或故事时,可以将“方空縠”用于描述古代宫廷的景象或某种超脱现实的意境:
结合图片或视频,可以想象一个古代宫殿内部,方形的空间上方悬挂着轻盈的丝织品,光线透过,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
由于“方空縠”是一个特定于汉语的词汇,跨文化比较可能较为困难。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
“方空縠”作为一个不常见的古汉语词汇,其理解和应用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背景。在学*古汉语和古代文化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学和历史。在现代语言表达中,虽然不常见,但适当地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加语言的丰富性和深度。
1.
【方】
(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方,併船也。象两舟总头形。 、 《尔雅》。李注:“竝两船曰方舟。”-大夫方舟。 、 《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 、 《仪礼·乡射礼》。注:“犹併也。”-不足方。 、 《国语·齐语》-方舟设泭。 、 《诗·周南·汉广》-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 《资治通鉴》-操军方连战舰,首尾相接。 、 《史记·郦食其列传》-蜀汉之粟,方船而下。
【组词】
方轨、 方轩
2.
【空】
使之困穷。
【引证】
《诗·小雅·节南山》-不宜空我师。 、 《孟子》-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组词】
空乏、 空竭、 空匮
腾让出来。
【引证】
鲁迅《彷徨·离婚》-同时,船旁的坐板也空出坐位来了。
【组词】
他由于辞职从而把他在国会的席位空了出来
3.
【縠】
皱纱 。用细纱织成的皱状丝织物
【组词】
縠衫、 縠纹、 绮罗绫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