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3:19: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19:05
户贯: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用,但在古代文献中指的是一个人的籍贯或出生地。它由“户”和“贯”两个字组成,“户”指家庭或户籍,“贯”指一贯或连续,合起来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户籍所在地或出生地。
在古代文献中,如家谱、官方档案等,户贯常用来指代一个人的出生地或户籍所在地。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已经很少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籍贯”或“出生地”。
同义词:籍贯、出生地、故乡 反义词:无明显反义词,但可以与“现居地”相对比。
户贯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其中“户”字最早见于甲骨文,表示家庭或户籍;“贯”字则有连续、一贯的意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的使用逐渐减少,现代汉语中更多使用“籍贯”来表示相同的意思。
在古代,户贯**是一个重要的身份标识,与个人的社会地位、教育背景、职业选择等都有密切关系。在科举制度中,户贯甚至影响着考生的录取机会。
户贯这个词给人一种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户籍制度、家族传承和地域文化。
在现代生活中,户贯这个词已经很少被提及,但在一些正式的文件或历史研究中,仍然可以看到它的身影。例如,在编写家谱或研究历史人物时,户贯是一个重要的信息点。
在创作一首诗或故事时,户贯可以作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元素,增加作品的深度和韵味。例如:
户贯这个词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户籍簿、家谱等文献,以及与这些文献相关的古风音乐和古朴的画面。
在其他语言中,如英语,没有直接对应户贯的词汇,但可以用“birthplace”或“hometown”来表达类似的意思。
户贯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但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于理解古代社会结构和身份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学*语言和历史时,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更全面地把握文化背景和社会变迁。
1.
【户】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门(門)字的一半。汉字部首之一。从“户”的多与门户有关。本义:单扇门)。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户,半门曰户。 、 《字书》-一扇曰户,两扇曰门。又在于堂室东曰户,在于宅区域曰门。 、 《易·丰》-窥其户。 、 《仪礼·聘礼》-设于户西。 、 《礼记·礼器》-未有入室而不由户者。 、 《乐府诗集·木兰诗》-木兰当户织。 、 、 晋·干宝《搜神记》-出户望南山。 、 、 明·魏禧《大铁椎传》-窗户皆闭。
【组词】
户下、 户牡、 户门、 户钥
2.
【贯】
(会意。从毌(guàn),从贝(表示与钱财有关)。“毌”是贯穿之贯,象穿物之形。本义:穿钱的绳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贯,钱贝之贯也。 、 《汉书》-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挍。 、 唐·白居易《伤宅》-厨有臭败肉,库有贯朽钱。 、 《诗·小雅·何人斯》-反尔如贯。
【组词】
贯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