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54:40
词汇“嗣育”是一个汉语词汇,由两个字组成:“嗣”和“育”。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嗣育”进行深入分析。
“嗣育”字面意思是指继承和养育。其中,“嗣”指的是继承,尤指继承家族或血统;“育”则是养育、培育的意思。结合起来,“嗣育”通常指继承家族血统并进行养育后代的行为。
“嗣”字源自古代汉语,最初指继承人,后来扩展到泛指继承;“育”字则一直指养育、培育。这两个字结合成“嗣育”,强调了继承与养育的双重意义。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嗣育是家族延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封建社会中,男性继承和养育后代被视为极其重要的责任。
“嗣育”这个词给人一种庄重和责任感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家族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
在现代社会,虽然“嗣育”这个词的使用频率不高,但在讨论家族企业传承、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这个词仍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嗣育如梦,家族的灯火,代代相传。”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家族树的图像,每个人都是嗣育的一部分;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家族聚会时的欢声笑语。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inheritance and nurtur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核心意义相似。
“嗣育”这个词虽然在现代汉语中使用不多,但它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了解和掌握这个词,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家族观念。
1.
【嗣】
(形声。从册,从口,司声。册,帝王对臣下封土授爵的文书。口,下令。甲骨文从大,从子,从册,会意。大子,即嫡长子。本义:诸侯传位给嫡长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嗣,诸侯嗣国也。 、 《书·舜典》-舜让于德,弗嗣。 、 《书·舜典序》-将使嗣位。
【组词】
嗣王、 嗣君、 嗣主、 嗣位、 嗣皇、 嗣圣、 嗣临
2.
【育】
(会意。甲骨文字形,象妇女生孩子。上为“母”及头上的装饰,下为倒着的“子”。)。
同本义。
【引证】
《广雅》-育,生也。 、 《书·盘庚》-无遗育。 、 《国语·晋语》-至如今不育。 、 《国语·周语》-子孙蕃育之谓也。 、 《易·渐》-妇孕不育,失其道也。
【组词】
节育、 育孕、 生儿育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