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4:25: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4:25:04
婚俗:指与婚姻相关的传统*俗、仪式和行为规范,通常包括订婚、婚礼、婚后生活等一系列与结婚有关的社会活动和文化表现。
婚俗一词源于汉语,由“婚”和“俗”两个字组成。随着社会的发展,婚俗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从古代的繁琐仪式到现代的简约风格,反映了社会价值观的变迁。
婚俗在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具有不同的意义和影响。例如,在某些文化中,婚俗可能强调家族的联姻和财产的传承;而在另一些文化中,婚俗可能更注重个人的幸福和自由选择。
婚俗往往与喜庆、祝福、传统和家庭联系在一起,给人以温馨和庄重的情感反应。它不仅是两个人结合的象征,也是家族和社会关系的体现。
在筹备自己的婚礼时,我深刻体会到了婚俗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和融合。
在诗歌中,可以将婚俗的元素融入,如:
红烛高照,喜字双飞,
传统婚俗,情深意长。
金钗玉佩,共结连理,
百年好合,永结同心。
婚俗的视觉联想可能包括红色的装饰、喜字、龙凤图案等;听觉联想可能包括锣鼓声、鞭炮声、婚礼进行曲等。
在不同文化中,婚俗的表现形式和意义各异。例如,西方的白色婚礼强调纯洁和浪漫,而东方的红色婚礼则象征喜庆和吉祥。
婚俗不仅是文化传承的载体,也是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婚俗的学*和理解,可以更好地把握不同文化的特点,丰富个人的语言表达和文化素养。
1.
【婚】
(形声。从女,昏声。因为古时黄昏迎亲,故“昏”亦兼表字义。本义:妇家)。
妻之家。
【引证】
《说文》。王筠句读:“下文:姻,婿家也。”-婚,妇家也。礼,娶妇以昏时。妇人阴也,故曰婚。婚,妇家也。
2.
【俗】
(形声。从人,谷(gǔ)声。习俗是人的行为,所以从人。本义:风俗)。
同本义(长期形成的礼节、习惯)。
【引证】
《说文》-俗,习也。 、 《周礼·大司徒》-六曰以俗教安。 、 《礼记·曲礼》-入国而问俗。 、 《淮南子·泛论》-循俗未足多也。 、 《吕氏春秋·情欲》。注:“凡君也。”-俗主亏情。 、 《荀子·乐论》-移风易俗,天下皆宁。 、 宋·司马光《训俭示康》-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 汉·贾谊《论积贮疏》-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贼也。
【组词】
风俗、 习俗、 民俗、 俗忌、 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