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50: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50:08
洛阳:洛阳是河南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河南省西部,黄河中游南岸。洛阳历史悠久,是著名的古都之一,有着超过4000年的城市建设和1500多年的建都历史。洛阳曾是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等多个朝代的都城,因此在**历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洛阳的名称来源于其地理位置,“洛”指的是洛水,“阳”指的是山南水北为阳。洛阳在历史上曾多次更名,如东周时期的雒邑,隋唐时期的东都等。
洛阳在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不仅是政治中心,也是文化、经济和的中心。洛阳的文化尤为发达,白马寺是最早的**寺院之一。
洛阳给人以历史厚重感和文化底蕴的联想,它是**古代文明的象征,让人联想到古代的辉煌和现代的传承。
个人可能会有参观洛阳的经历,比如游览龙门石窟、白马寺,或者参加牡丹花节,这些经历都会加深对洛阳文化的理解和感受。
在诗歌中,洛阳可以作为一个意象,如“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张籍《秋思》)。
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等古迹可以带来视觉上的震撼,而关于洛阳的历史故事和传说则可以激发听觉上的联想。
在不同文化中,洛阳可能被视为**古代文明的象征,与其他文明古都如罗马、雅典等进行比较。
洛阳作为一个历史词汇,不仅代表了一个地理实体,更承载了*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在学语言和表达中,了解洛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汇。
1.
【洛】
(形声。从水,各声。本义:水名。指洛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洛,洛水,出左冯翊归德北夷界中,东南入渭。
2.
【阳】
(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阳,高明也。 、 《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南为阳,水北为阳。 、 《尔雅》-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 、 《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利刊阳木而火之。 、 《列子·汤问》-河阳之北。 、 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华山之阳。 、 清·姚鼐《登泰山记》-阳谷皆入汶。 、
【组词】
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 阳陆、 阳濒、 阳林、 阳木、 阳柯、 阳崖、 阳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