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53
“将高就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放弃高的位置或地位,选择低的位置或地位。基本含义是指为了某种目的或原因,自愿降低自己的身份或地位,通常带有谦虚、退让或适应环境的意味。
在文学作品中,“将高就低”常用来形容人物的谦逊或为了大局而做出的牺牲。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劝告他人放下身段,适应环境。在专业领域,如管理学或心理学,这个词汇可能被用来讨论领导者的谦卑态度或适应性。
“将高就低”这个成语的词源较为模糊,但它体现了中华文化中谦逊和适应性的价值观。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逐渐固定,成为表达谦逊和适应性的常用语。
在**传统文化中,谦逊被视为一种美德。因此,“将高就低”在社会交往中被广泛推崇,尤其是在强调集体主义和和谐的社会环境中。
这个词汇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正面的,它让我联想到那些为了他人或大局而牺牲个人利益的人。这种行为在任何文化中都是值得尊敬的。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领导,他总是将高就低,倾听下属的意见,这使得团队氛围非常和谐,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山高水长路漫漫,将高就低心自宽。”
想象一幅画面:一位智者在山巅俯瞰,然后缓缓走下,与众人平等交流。这样的画面传达了“将高就低”的意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humble oneself”或“lower one's status”,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谦逊和适应性的概念是相似的。
“将高就低”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量,还让我学会了在不同情境下保持谦逊和适应性。通过学和使用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谦逊在人际交往中的价值。
这种人留在京中,也没有用处,都跟我到太原去,将高就低,也还过了日子。
1.
【将】
愿;请求。用来表示礼貌上的尊敬。
【引证】
《诗·卫风》-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
【高】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楼台重叠之形。汉字部首之一。从“高”的字多与高大或建筑有关。本义:离地面远;从下向上距离大)。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高,崇也,像台观高之形。 、 《易·说卦》传-巽为高。 、 《礼记·乐记》-穷高极远,而测深厚。 、 《荀子·劝学》-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 《战国策·魏策》-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 曹植《野田黄雀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 、 《孟子·公孙丑下》-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 、 清·姚鼐《登泰山记》-最高日观峰,在长城南十五里。
【组词】
高平、 高丘、 高坛、 高燥
3.
【就】
(会意。京尤会意。“京”意为高,“尤”意为特别。本义:到高处去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桂馥注:“此言人就高以居也。”孔广居注:“京,高丘也。古时洪水横流,故高丘之异于凡者人就之。”-就,就高也。从京从尤。尤,异于凡也。
4. 【低】 (形声。从人,氐(dǐ)声。本义:下,与“高”相对)。 同本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