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25: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25:42
词汇“履”在汉语中有着丰富的含义和用法。以下是对该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
“履”字面意思是指脚上穿的鞋子,引申为行走、践踏等动作。在更抽象的层面上,它也可以表示履行、执行某种职责或义务。
“履”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原意为鞋子。随着语言的发展,其含义逐渐扩展到行为和动作上。
在**传统文化中,“履”常与道德和责任联系在一起,如“履行诺言”强调诚信和责任感。
“履”字给人以稳重、负责的印象,常与正面的品质如诚信、勇气相关联。
在职业生涯中,我经常需要履行各种职责和承诺,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履”字的实际意义。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履”字来表达坚定的决心和行动,如:
风雨兼程履险峰,
心怀壮志不言中。
想象一个人穿着坚固的鞋子,在崎岖的山路上行走,这种画面和脚步声可以与“履”字联系起来。
在英语中,“履”可以对应为“fulfill”或“perform”,在不同文化中,这个概念都强调了完成和执行的意义。
通过对“履”字的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灵活运用和深层含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表达方式和提升语言的精确性。
1.
【履】
(会意。小篆字,从尸,即人;从彳(chì),表示与行走有关。履在战国以前一般只作动词用。一般用“屦”称鞋子。用“鞋”是唐以后的事了。本义:践踏)。
同本义。
【引证】
《易·坤》-履霜,履虎尾。 、 《诗·魏风·葛屦》-可以履霜。 、 《礼记·玉藻》-履蒯席。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庄子·养生主》-足之所履。
【组词】
履危、 履亩、 履虎尾、 履迹、 履霜、 涉水如履平地;履冰、 履冰狐、 履坦、 履虚、 履薄行走
2.
【凫】
动物名。俗名野鸭 。鸟纲,雁鸭目,雁鸭科。体长60余厘米,喙宽而扁平且短,除繁殖期外,都过群集生活。
【引证】
《广韵》-凫,水鸭也。
另一说凫是“家鸭”。
【组词】
凫雏、 凫雁、 凫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