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05: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05:03
斗拱(dǒu gǒng)是**传统建筑中的一种结构构件,主要用于支撑屋顶的重量,并起到装饰作用。斗拱由斗和拱两部分组成,斗是方形或圆形的木块,拱是弧形的木构件,两者结合形成复杂的层次结构,既实用又美观。
斗拱的词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建筑实践。随着时间的推移,斗拱的设计和制作工艺不断发展,从简单的结构逐渐演变为复杂的装饰艺术。
在传统文化中,斗拱不仅是建筑的一部分,也象征着稳固和繁荣。在社会背景中,斗拱的存在体现了古代建筑技术的先进性和审美追求。
斗拱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敬畏和赞叹,它不仅展示了古代工匠的技艺,也承载了历史的厚重感。
在我的生活中,斗拱主要是在参观古建筑或阅读相关书籍时遇到。每次看到斗拱,都会被其精巧的设计和历史的沉淀所吸引。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斗拱:
斗拱之间,岁月静好,
古木交错,时光不老。
檐下风铃,轻声细语,
诉说着,千年的故事。
斗拱的视觉联想是古建筑的飞檐翘角,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听觉联想可能是古建筑中风吹过斗拱时发出的轻微声响,或是檐下风铃的清脆声音。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建筑结构可能被称为不同的名称,但其功能和美学价值在不同文化中都有体现。
斗拱不仅是*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通过对斗拱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建筑艺术的独特魅力。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斗拱作为一个词汇,丰富了我的词汇库,也让我在描述和讨论相关话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1.
【斗】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两人怒发对打形。本义:搏斗)。
搏斗;引申为战斗。
【引证】
《说文》。按,争也。-鬥,两士相对,兵杖在后,象鬥之形。 、 《古考经说》-二士对戟为鬥。 、 《说文》。按,相接之意。-鬥,遇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投身大敌,与之扑斗。
2.
【拱】
(形声。从手,共声。本义:抱拳,敛手。两手在胸前相合,表示恭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注:“谓沓其手。右手在内,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之吉拜尚右。凶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拱,敛手也。 、 《论语》-子路拱而立。 、 《礼记·玉藻》-颐羀垂拱。 、 《左传·襄公二十八年》。注:“拱,谓合两手也。”-与我其拱璧。 、 《孟子·告子上》-拱把之桐梓。 、 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文武并用,垂拱而治。 、 《论语·微子》-子路拱而立。
【组词】
拱默、 拱伏、 拱手听命、 拱候、 拱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