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59: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59:10
指凶狠地残害人。
林甫方兴大狱,撼东宫,诛不附己者,以鉷险刻,可动以利,故倚之,使鸷击狼噬。
1.
【鸷】
(会意。从鸟,从执,执亦声。本义:凶猛的鸟,如鹰、雕等)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鸷,击杀鸟也。 、 《礼记·儒行》。注:“猛鸟猛兽也。”-鸷虫攫搏不程勇者。 、 《离骚》-鸷鸟之不群兮。 、 唐·刘禹锡《养鸷词》-养鸷非玩形,所资击鲜力。
【组词】
鸷腾、 鸷鸟累百,不如一鹗、 鸷视
凶猛;残暴。
【引证】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而便捷猛鸷终弗逮。
2.
【击】
(形声。从手,毄(jī)声。本义:敲击,敲打)。
同本义。
【引证】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欲以击柱。 、 、 《资治通鉴·唐纪》-留击柝者。 、 、 《楚辞·九歌·国殇》-援玉 枹兮击鸣鼓。
【组词】
击壤、 击节、 击鞠
3.
【狼】
(形声。从犬,良声。本义:狼)。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狼,似犬,锐头,白颊,高前广后。 、 《诗·齐风·还》-并驱从两狼兮。
4.
【噬】
(形声。从口,筮(shì)声。本义:咬)。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噬,嗂也。喙也。 、 《易·杂卦》-噬嗑食也。 、 《左传·哀公十二年》-国狗之瘈,无不噬也。 、 《考工记·梓人》-欋杀援筮(噬)。 、 唐·柳宗元《三戒》-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 《明史·海瑞传》-康乃甘心鹰犬,搏噬善类,其罪又浮于高拱。
【组词】
噬指、 噬脐、 噬犬,噬狗、 噬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