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4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44:53
清廉:指人或机构在行为上正直无私,不受贿赂,不贪污腐败,保持高度的道德标准和公正性。
清廉一词源自古代汉语,“清”指纯净、无杂质,“廉”指正直、不贪污。随着时间的推移,清廉的含义逐渐固定为形容人或机构在道德和行为上的高度纯洁和正直。
在传统文化中,清廉被视为官员和士人的重要品质。在现代社会,清廉是评价政府官员和公职人员的重要标准,与反腐倡廉紧密相关。
清廉一词给人以正直、纯洁的正面情感,联想到公正无私、光明磊落的形象。在个人思维和表达中,清廉常被用来赞扬那些坚守道德底线的人。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或听说一些清廉的官员或企业家,他们的行为和决策往往能够赢得公众的尊重和信任。
诗歌: 清风拂面心自宽, 廉石无言守正端。 世间纷扰皆不染, 廉洁如水润心田。
视觉:清廉可以联想到清澈的水、纯净的蓝天,以及正直的雕像。 听觉:清廉可以联想到庄严的国歌、正直的誓言。
在英语中,清廉可以对应为“integrity”或“incorruptibility”,在不同文化中,清廉都是评价个人和机构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准。
清廉是一个重要的道德词汇,它不仅在文学和口语中广泛使用,也在专业领域和社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清廉的学*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语言表达和社会评价中的作用,以及它在个人道德修养中的重要性。
1.
【清】
(形声。从水,青声。“青”,碧绿透彻,也有表意作用。本义:水清)。
同本义。与“浊”相对。
【引证】
《孟子》-沧浪之水清兮。 、 《诗·魏风·伐檀》-河水清且涟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举身赴清池。 、 晋·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临清流而赋诗。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发之欲其清。 、 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水尤清冽。
【组词】
清直、 清波、 清泚、 清涟、 清活活、 清照、 清悠悠、 清深、 清酤、 清雨、 清英、 清茗
2.
【廉】
(形声。从广(yǎn),兼声。从“广”,表示与房屋有关。本义:厅堂的侧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堂之侧边曰廉,故从广。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户五尺,士三尺。堂边皆如其高。-廉,仄也。 、 《仪礼·乡饮礼》。郑玄注:“侧边曰廉。”-设席于堂廉东上。 、 《汉书·贾谊传》-故陛九级上,廉远地,则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