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4:2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4:21:38
夜气: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指的是夜晚的空气或氛围。在汉语中,它通常用来形容夜晚特有的宁静、神秘或寒冷的气氛。
“夜气”一词在古代汉语中已有使用,如《诗经》中就有“夜气”一词的出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主要用于形容夜晚的氛围或空气。
在**传统文化中,夜晚常被赋予神秘、宁静的象征意义,因此“夜气”也常带有这种文化色彩。在现代社会,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夜晚的氛围和空气质量也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
“夜气”常带给人一种宁静、深沉的感觉,有时也会让人联想到孤独或神秘。这种词汇的使用可以增强文学作品或日常表达的情感深度。
在个人的生活经历中,夜晚的宁静和夜气的清新常常是思考和放松的好时机。例如,在夏夜的凉爽夜气中散步,可以让人心情舒畅,思绪清晰。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夜气”来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夜气如水,星光如梦,
我在静谧中寻找,
那失落的诗行。
在英语中,类似的词汇可能是“night air”或“night atmosphere”,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能传达夜晚特有的氛围和感觉。
“夜气”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它不仅描述了夜晚的物理特性,也反映了人们对夜晚的情感体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表达的深度和美感。
1.
【夜】
(形声。金文字形。从月,亦声。本义:从天黑到天亮的时间)。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夜,舍也。天下休舍也。 、 《广雅》-夜,暮也。 、 《周礼·鸡人》。注:“夜,夜漏未尽,鸡鸣时也。”-夜呼旦。 、 《左传·庄公七年》。疏;“夜者自昏至旦之总名。”-辛卯夜,恒星不见。 、 《周髀算经》-夜者阴。 、 《诗·卫风·氓》-夙兴夜寐,靡有朝矣。 、 《乐府诗集·木兰诗》-昨夜见军帖。 、 《世说新语·自新》-三日三夜。
2.
【气】
(象形。甲骨文、小篆字形。象云气蒸腾上升的样子。“气”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云气)。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云者,地面之气,湿热之气升而为雨,其色白,干热之气,散而为风,其色黑。”-气,云气也。 、 《礼记·月令》-天气下降,地气上腾。 、 《考工记·总目》-地有气。 、 《史记·项羽本纪》-望其气。 、 、 清·方苞《狱中杂记》-窗以达气。
【组词】
气朔、 气祲、 气纬、 气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