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1: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1:53
闭关:封闭关口;锁:封锁。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
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严复的“译事三难信达雅”为打破~,西学东渐开了先河。
1.
【闭】
(会意。从门,从才。“才”是用来闭门的东西。本义:关门,把门合闭起来)。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闭,阖门也。 、 《墨子号令》-门常闭。 、 《易·象传》-先王以至,日闭关。 、 《庄子·天运》-坚闭门而不出。 、 《左传·哀公十五年》-门已闭矣。 、 《礼记·中庸》-古语所谓闭门造车,出门合辙,盖言其法之同也。
【组词】
闭扫、 闭影
2.
【关】
(形声。从门,丱(guān)声。金文作“門”,象门里有门闩形,本象形字。小篆繁化,变成了形声字。本义:门闩)。
门闩。闩门的横木。
【引证】
《说文》-关,以木横持门户也。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臧纥斩鹿门之关以出。 、 《史记·魏公子列传》-赢乃夷门抱关者也,而公子亲枉车骑,自迎赢于众人广坐之中。
【组词】
关牡、 关楗、 关龠
3.
【锁】
(形声)。
置于可启闭的器物上,以钥匙或暗码(如字码机构、时间机构、自动释放开关、磁性螺线管等)打开的扣件。
【引证】
明·魏禧《大铁椎传》-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
【组词】
锁管、 锁孔、 锁梃儿、 上锁
4.
【国】
(会意。从“囗”(wéi),表示疆域。从或(即“国”)。“或”亦兼表字音。本义:邦国)。
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略等于现在说的“全国”。
【引证】
《说文》-国,邦也。 、 《周礼·太宰》。注:“大曰邦,小曰国。”-以佐王治邦国。 、 《周礼·大司马》。注:“国谓王之国;邦国,谓诸侯国也。”-方千里曰国畿,诅祝以叙国之信用,以资邦国之剂信。 、 《左传·隐公元年》-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 、 《论语·微子》-丘也闻有国有邦者。 、 《左传·庄公十年》-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 汉·贾谊《新书·过秦论上》-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组词】
齐国;晋国;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