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2:2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2:29:09
“亭亭”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形容人或物体直立、挺拔的样子。字面意思是指直立而高耸,常用来形容女性的身材高挑、姿态优雅。
“亭亭”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字形和发音在历史演变中变化不大。在古代文学中,如唐诗宋词中,已有使用“亭亭”来形容人或物的直立姿态。
在**传统文化中,“亭亭”常与女性的美丽和高雅联系在一起,体现了对女性美的赞美和尊重。
“亭亭”一词给人以优雅、高贵的情感联想,常让人想到美丽的女性或挺拔的植物,带来一种视觉上的美感和心灵上的愉悦。
在日常生活中,我曾在描述一位朋友的身材时使用过“亭亭玉立”,她非常高兴,因为这个词准确地表达了她的形象。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亭亭”:
月光下,她亭亭而立,
如同一株夜色中的百合,
静静绽放,不染尘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slender and graceful”或“erect and poised”,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传达的优雅和高挑的意象是相似的。
“亭亭”这个词汇在汉语中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美感,它不仅形容了外在的直立姿态,也传达了一种内在的高雅和美丽。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这样的词汇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1.
【亭】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后指驿亭。
【引证】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 、 《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汉书·高祖纪》-为泗上亭长。 、 晋·干宝《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组词】
亭邮、 亭民、 亭寺、 亭舍、 亭传、 亭置、 亭驿
2.
【亭】
(象形。战国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为从高省,丁声。本义:古代设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同本义。后指驿亭。
【引证】
《说文》-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楼。 、 《一切经音义经》-汉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 、 《释名·释宫释》-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 、 《汉书·高祖纪》-为泗上亭长。 、 晋·干宝《搜神记》-安阳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辄杀人。 、 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组词】
亭邮、 亭民、 亭寺、 亭舍、 亭传、 亭置、 亭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