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26: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26:17
1.指上书言事或谏诤。唐宋时﹐朝廷设匦于朝堂﹐有进书言事者﹐听投之; 指收纳谏书的机构。
1. 【诣】 - (形声。从言,旨声。本义:前往,去到)。 -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诣,候至也。 、 《小尔雅》-诣,进也。 、 《汉书·杨王孙传》。注:至也。”-未得诣前。 、 《苍颉篇》-诣,至也。 、 三国魏·邯郸淳《笑林》-吏遂缚诣县。 、 《三国志·诸葛亮传》-先主遂诣亮。 、 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资治通鉴·唐纪》-元济诣京师。 、 《资治通鉴》-与鲁肃俱诣孙权。 【组词】 诣阙、 诣门
2. 【匦】 - 藏于匦中。 【引证】 清·魏源《登太行绝顶》-日者相传,寸楮必匦,人往谒公,以我墨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