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03: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03:57
“下痢”是一个医学术语,指的是大便次数增多,粪便稀*,甚至呈水样,常伴有腹痛、腹胀等症状。它是消化系统疾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可能是由于感染、食物中毒、肠道疾病或其他健康问题引起的。
“下痢”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中“下”指的是向下排泄,“痢”则指肠道疾病。在古代医学文献中,“痢”通常指肠道炎症,而“下痢”则特指腹泻症状。随着医学的发展,“下痢”逐渐成为描述腹泻的专业术语。
在某些文化中,谈论健康问题,尤其是消化系统问题,可能被视为不雅或隐私。因此,“下痢”这个词在不同社会和文化中的使用频率和接受程度可能有所不同。
“下痢”这个词通常带有一种不适和不便的情感反应。它可能让人联想到生病、痛苦和医疗干预。在表达时,人们可能会尽量避免直接使用这个词,而选择更委婉的说法。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遇到过因为食物不洁而导致下痢的情况。那次经历让我更加重视食品安全和卫生。
在诗歌中,可以将“下痢”作为一种象征,表达生活中的混乱和不稳定:
生活的洪流,无情地下痢, 冲刷着心灵的堤岸, 留下一片狼藉的思绪。
在不同语言中,描述腹泻的词汇可能有所不同。例如,英语中常用“diarrhea”,而西班牙语中则是“diarrea”。尽管词汇不同,但描述的症状和情感反应是相似的。
“下痢”作为一个医学术语,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不常直接使用,但它在描述健康问题时具有精确性和专业性。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沟通健康相关的话题。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掌握这样的专业词汇是必要的,它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沟通的准确性。
1.
【下】
(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下,底也。 、 《诗·召南·殷其靁》-在南山之下。 、 《诗·豳风·七月》-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 《周礼·典同》。注:“谓钟形下大。”-下声肆。 、 《礼记·曲礼》-君臣上下。 、 《乐府诗集·杂歌谣辞·敕勒歌》-阴山下。 、 唐·柳宗元《三戒》-放之山下。 、 《资治通鉴·唐纪》-愬至城下。 、 《聊斋志异·狼三则》-奔倚其下。
【组词】
下元、 下溜头、 下江先生、 下眼相看、 下路人
2.
【痢】
(形声。从疒(chuáng),表示与疾病有关,利声。本义:病名。即“痢疾”) 同本义。
【引证】
曹操《魏武令》-凡山水甚强寒,饮之皆令人痢。
【组词】
痢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