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0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08:25
原原本本 这个词汇的字面意思是“原本的样子”或“未经改变的状态”。它通常用来形容事物保持其原始状态,没有经过任何修饰或改动。
在文学中,原原本本 常用来强调故事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如“他原原本本地讲述了整个**的经过”。在口语中,它可能用来表达对某人或某事的诚实描述,如“我原原本本地告诉你发生了什么”。在专业领域,特别是在法律或历史研究中,这个词强调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原原本本 这个词汇源自汉语,由“原本”重复构成,强调“原始”和“完整”的概念。在古代文献中已有使用,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和用法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原原本本** 强调的是诚信和真实性,这在法律和历史记录中尤为重要。它反映了中华文化中对事实真相的尊重和追求。
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信任和尊重。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坚持真相和完整性的人或行为,如历史学家、记者和诚实的人。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使用原原本本 这个词来描述一个朋友如何详细地向我解释一个复杂的问题,确保我没有遗漏任何重要信息。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原原本本,时间的笔触,未曾改变,岁月的篇章。”
视觉上,原原本本 可能让我联想到一本未开封的旧书,保留着原始的封面和页码。听觉上,它可能让我想到一个平静而坚定的声音,讲述着真实的故事。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verbatim”或“exactly as is”,强调的是文字或信息的逐字逐句复制或保持原样。
原原本本 这个词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非常重要,它帮助我传达对事实和真相的尊重。通过理解和使用这个词,我学会了如何在不同语境中准确和完整地表达信息。
差官便抢上一步,把这事情~详陈一遍。
1.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2.
【原】
(会意。小篆字形。象泉水从山崖里涌出来。从厂(hǎn),象山崖石穴形。从泉。本义:水源,源泉)。
“源”的古字。水源,水流起头的地方。
【引证】
《说文》。俗字作“源”。-原,水泉本也。 、 《孟子》-原泉混混。 、 《淮南子·原道》-原流、泉浡。 、 《汉书·食货志》-犹塞川原为潢洿也。 、 唐·韩愈《原毁》-有本有原。
【组词】
原泉、 原流
3.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
4.
【本】
(指事。小篆字形,从“木”,下面的一横是加上的符号,指明树根之所在。本义:草木的根或靠根的茎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本,木下曰本。 、 《诗·大雅·荡》-本实先拨。 、 《左传·昭公元年》-木水之有本原。 、 《国语·晋语》-伐木不自其本,必复生。 、 《论衡·吉验》-是岁,有禾生景天中,三本一茎九穗。 、 唐·柳宗元《种树郭橐驼传》-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组词】
水有源,木有本;本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