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1:29: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1:29:26
娇宠:这个词通常用来形容对某人(尤其是儿童或宠物)过度的宠爱和纵容,使其变得娇气、任性或难以独立。
娇宠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娇”(指娇嫩、娇气)和“宠”(指宠爱、宠幸)组合而成。在古代汉语中,“娇”常用来形容女子柔弱、美丽,而“宠”则指受到特别的喜爱或优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组合起来,形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娇宠”一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娇宠有时被视为一种负面的育儿方式,因为它可能导致孩子缺乏独立性和应对困难的能力。在现代社会,随着独生子女政策的实施,娇宠现象在一些家庭中较为普遍,引起了教育专家的关注。
娇宠这个词往往带有一种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过度保护和缺乏自主性。它可能引发对过度溺爱后果的担忧,以及对如何平衡爱与教育之间的思考。
在个人经历中,我曾目睹一个朋友因为过度娇宠她的孩子,导致孩子在学校中难以适应集体生活,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娇宠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娇宠如春日暖阳,温柔却遮蔽了成长的霜。”
娇宠可能让人联想到温馨的家庭场景,但同时也可能伴随着一种不安或担忧的情绪,如父母过度呵护孩子的画面,或是孩子因为缺乏独立性而哭泣的声音。
在英语中,与“娇宠”相对应的词汇可能是“spoiled”或“overindulged”,这些词汇同样强调了过度宠爱和纵容的概念。在不同的文化中,对娇宠的态度和看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普遍认为过度娇宠不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娇宠这个词在描述过度宠爱和纵容的行为时非常有用,它提醒我们在爱与教育之间寻找平衡。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我们在语言表达中更准确地传达我们的意图和情感。
1.
【娇】
(形声。从女,乔声。本义:妩媚可爱)。
同本义(柔嫩美态)。
【引证】
《说文新附》-娇,姿也。 、 《广韵》-娇,女字,亦态。 、 《玉篇》-娇,娇姿也。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娇逸未有婚。 、 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自在娇莺恰恰啼。 、 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娇儿恶卧踏里裂。 、 明·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娇姿欲滴。
【组词】
娇影、 娇娇痴痴、 娇婢侈童、 娇羞、 娇娥、 娇逸、 娇颜、 娇冶、 娇慵、 娇奶奶、 娇懒、 娇喘、 娇喉、 娇语、 娇脆、 娇狞
2.
【宠】
(形声。从宀(mián),龙声。本义:尊崇)。
同本义。
【引证】
《国语·楚语》。注:“尊也。”-宠神其祖。 、 《说文》-宠,尊居也。 、 《左传·襄公三十年》。谓族也。-宠名皆弃。
【组词】
宠存、 宠重、 崇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