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0:5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0:54:03
词汇“宵逸”在现代汉语中并不常见,它不是一个常用的词汇。根据字面意思,“宵”通常指的是夜晚,而“逸”则有安逸、闲适的含义。结合起来,“宵逸”可能指的是夜晚的闲适或安逸状态。
由于“宵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非常有限。在文学作品中,可能会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夜晚的宁静时光,享受独处的乐趣。在口语中,这个词汇可能不太会被使用,因为它不够通俗易懂。
由于“宵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历史演变的信息较少。可能是由“宵”和“逸”两个字组合而成,用来形容夜晚的闲适状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夜晚常常被赋予宁静、安详的象征意义。因此,“宵逸”可能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被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夜晚的宁静时光。
“宵逸”给人一种宁静、放松的感觉,让人联想到夜晚的宁静和个人的独处时光。这种词汇可能会让人感到平静和满足。
在日常生活中,我很少遇到或使用“宵逸”这个词汇。它更多地出现在文学作品或特定的语境中。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宵逸”来描绘夜晚的宁静:
夜幕低垂,星光点点,
宵逸时光,心随风远。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夜晚的阳台上,享受着宁静的时光,周围是点点星光。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夜晚的虫鸣或远处的水流声。
由于“宵逸”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的对应词汇可能不存在或不常用。
“宵逸”这个词汇虽然不常用,但它能够准确地描述夜晚的宁静和闲适状态。在文学创作中,它可以作为一个富有诗意的词汇来使用,但在日常交流中可能不太实用。了解这样的词汇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1.
【宵】
(形声。从宀(mián),肖声。从“门”表夜间昏暗。本义:夜晚)。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宵,夜也。 、 《书·尧典》-宵中星。 、 《周礼·司寤氏》-禁宵行者。 、 《淮南子·精神》。注:“长夜之中也。”-甘暝太宵之长。 、 《尔雅·释鸟》。樊注:“夜为农驱兽者也。”-宵扈宵。 、 《诗·豳风·七月》-昼尔于茅,宵尔索宵。 、 李白《塞下曲》-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宋·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
【组词】
宵烟、 宵宿、 宵夕、 宵中、 宵分、 宵行、 宵征、 宵朗
2.
【逸】
(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同本义。
【引证】
《说文》-逸,失也。从辵兔,兔谩訑善逃也。 、 《左传·桓公八年》。注:“逸,逃也。”-随侯逸。 、 《国语·晋语五》。注:“逸,奔也。”-马逸不能止。 、 《国语·郑语》。注:“逸,亡也。”-取之以逸逃于褒。 、 《书·皋陶谟》-无教逸欲有邦。 、 《北史》-见一赤兔,每搏辄逸。
【组词】
逸犯、 逸亡、 逸窜、 逸盗、 逸禽、 逸马、 逸匪、 逸飞、 逸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