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0: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0:29:24
五一节,即国际劳动节,是每年的5月1日,旨在纪念188*年美国芝加哥的干草市场暴乱,那次**中工人为争取八小时工作制而进行了斗争。这一天被定为全球劳动者的节日,用以表彰劳动者的贡献和权益。
五一节源自19世纪末的工人**,最初在欧美国家流行,后逐渐成为全球性的节日。随着时间的推移,五一节的意义也从单纯的纪念日发展为包含庆祝、反思和行动的多重含义。
在,五一节不仅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假期,人们会利用这个时间进行旅游、探亲或参加各种庆祝活动。这个节日在也常与社会主义价值观和劳动光荣的理念联系在一起。
五一节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团结和自豪,因为它代表了劳动者的集体力量和对更好工作条件的追求。这个节日也让我联想到春天的活力和新生。
在我的生活中,五一节通常是一个与家人团聚的好机会。去年五一节,我们全家去了附近的一个小镇,享受了宁静的乡村生活和美丽的自然风光。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五一节”:
春风拂面,五一节至, 劳动者的心,团结如一。 历史的长河,铭记斗争, 今日的欢歌,明日的新梦。
五一节的视觉联想可能是游行中的红旗、彩旗和欢呼的人群。听觉联想可能是**上的演讲声、歌声和鼓声。
在不同国家,五一节的庆祝方式和意义可能有所不同。例如,在俄罗斯,五一节被称为“国际劳动节”,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假期,人们会举行大型**和游行。而在美国,由于历史原因,劳动节的庆祝时间是在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
通过对“五一节”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这个节日在全球范围内的意义和影响。它不仅是劳动者的节日,也是一个反思工作条件、促进社会公正的重要时刻。在个人层面,五一节提醒我要珍惜休息时间,感恩劳动者的贡献。
1.
【五】
(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五,阴阳在天地之间交午也。 、 《诗·齐风·南山》-葛屦五两。 、 《诗·召南·羔羊》-羔羊之皮,素丝五紽。
四加一的和。
【引证】
《广韵》-五,数也。 、 《书·舜典》-五载一巡守。 、 唐·李朝威《柳毅传》-塞其五山。 、 宋·苏洵《六国论》-五战于秦。 、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起则五六揖。 、 清·方苞《狱中杂记》-监五室。
2.
【一】
(指事。“一”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数词。大写作“壹”。最小的正整数。常用以表示人或事、物的最少数量)。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淮南子·诠言》-一也者,万物之本也。 、 《老子》-抱一而天下试。 、 《书·君奭》。传:“天子也。”-故一人有事于四方。 、 汉·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 宋·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夫夜呼,乱者四应。(公元九二年六月,李存莇妻刘皇后听信宦官诬告,杀死大臣郭崇韬,时谣言纷起,人心惶惶。屯驻在贝州(现河北省清河县)的军人皇甫晖勾结党羽作乱,拥立指挥使赵在礼为帅,攻入邺都(现河南省安阳市)。邢州(现河北省邢台市)、沧州驻军相继作乱。)
【组词】
一境、 一丝、 一碗水往平处端、 一拳正打在心窝、 一人做一人当、 一客不烦二主、 一动不如一静、 一言抄百语、 一缘一会、 一路功名、 一盘一盒、 一清如水、 一毫不爽、 一息恹恹
3.
【节】
(形声。从竹,即声。本义:竹节)。
同本义。泛指草木枝干间坚实结节的部分。
【引证】
《说文》-節,竹约也。 、 左思《吴都赋》-苞笋抽节。 、 《晋书·杜预传》-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 《易·说卦》-其于木也,为坚多节。
【组词】
节根、 节旄、 节粉、 节槎、 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