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3:00: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3:00:33
词汇“也已”在中文中是一个较为正式的表达,通常用于书面语中,表示某事物或状态已经发生或存在。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也已”进行深入分析:
“也已”由两个字组成:“也”和“已”。“也”表示同样、也如此的意思,“已”表示已经、完成的意思。结合起来,“也已”表示某事物或状态已经发生或存在,并且与其他事物或状态相同。
“也”和“已”都是古汉语中的常用字。“也”在古代汉语中表示同样、也如此的意思,“已”表示已经、完成的意思。随着语言的发展,“也已”作为一个固定搭配,保留了其正式和书面语的特点。
在传统文化中,强调历史和时间的连续性,因此“也已”这样的表达常用于强调的历史性和确定性。
“也已”给人一种稳重、确定的感觉,常用于描述已完成或确定的**,给人一种安心和信任的情感反应。
在撰写正式报告或论文时,我经常使用“也已”来强调某项工作的完成状态,使文本显得更加严谨和正式。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也已”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的完成,如:
春风也已过,花开满园中。
岁月悄然逝,往事也已空。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幅描绘历史建筑修复完成的画面,使用“也已”来描述这一过程。在音乐中,可以选择一首缓慢而庄重的乐曲,来配合“也已”所传达的稳重和确定感。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lso already”或“has also been”,但这些表达在英语中并不常见,通常会被更简单的表达如“already”或“has been”所替代。
“也已”作为一个正式的书面语表达,强调了*的完成和确定性。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正确使用“也已”可以使文本显得更加严谨和正式,但也需要注意在口语和非正式文本中的适当使用。
1.
【也】
表示选择,还是。
【引证】
《水浒传》-你见我府里那个门子,却是多少年纪?或是黑瘦也白净肥胖?
【组词】
也是
用在句末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相当于“啊”、“呀”。
【引证】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旋见一白酋…英将也。
2.
【已】
(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本义:停止)。
同本义。
【引证】
《诗·郑风·风雨》。传:“已,止也。”-鸡鸣不已。 、 《诗·小雅·南山有台》。传:“已,止也。”-德音不已。 、 《史记·项羽本纪》-以故事得已。 、 《列子·汤问》-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 《孟子·告子上》-是亦不可以已乎? 、 《后汉书·列女传》-累寸不已,遂成丈匹。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组词】
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