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0 08:3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0 08:35:06
橘黄:橘黄是一种颜色,介于橙色和黄色之间,类似于成熟橘子的颜色。它通常给人一种温暖、活泼和充满活力的感觉。
橘黄一词源于对橘子的颜色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被广泛应用于描述类似色调的各种物体和场景。
在某些文化中,橘黄色象征着幸福、繁荣和好运。例如,在中国文化中,橘黄色常与秋天和丰收联系在一起。
橘黄色给人一种积极、乐观的感觉,它能够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在视觉上,它常常与温暖、阳光和快乐联系在一起。
在日常生活中,橘黄色可以用于装饰家居,增添活力和温馨感。例如,使用橘黄色的抱枕或窗帘可以让房间显得更加有生气。
在诗歌中,橘黄色可以用来描绘美好的景象:
橘黄色的晨曦,轻轻拂过山岗, 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带来了希望的光芒。
在不同文化中,橘黄色可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例如,在西方文化中,橘黄色可能与万圣节和南瓜联系在一起。
橘黄色是一种充满活力和温暖的颜色,它在不同的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丰富的应用和象征意义。了解和运用橘黄色,不仅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还能够增强我们对色彩情感影响的认识。
1. 【橘】 (形声。 从木, 矞(yù)声。 本义: 橘树。果实也称“橘”) 同本义 几种球形或近球形的热带或亚热带产的果实之一, 实际上是浆果, 有微红黄色的革质芳香果皮,含有许多油腺, 广泛应用在糖果、 点心、 蜜饯和烹调方面, 通常有甜味或酸味, 多汁可食的果肉含矿物质和维生素C。
2.
【黄】
(象形。金文象蝗虫形。当是“蝗”的本字。本义:蝗虫)。
黄色。
【引证】
《说文》-黄,地之色也。 、 《论衡·騐符》-黄为土色,位在中央。 、 《左传·昭公十二年》-黄中之色也。 、 《礼记·郊特牲》-黄者中也。 、 《易·坤》-天玄而地黄,解得黄矢。 、 《诗·邶风·绿衣》-绿衣黄里。 、 、 唐·高适《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地履其黄。 、 清·邵长蘅《青门剩稿》-得张黄盖。
【组词】
黄烘烘、 黄干干、 黄骝、 黄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