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2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6:41
“巨鳌戴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巨大的海龟背负着山。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力量巨大或负担沉重。
“巨鳌戴山”源自**古代神话传说,其中“巨鳌”指的是一种巨大的海龟或海兽,传说中能够背负山岳。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被广泛用于形容任何巨大的力量或沉重的负担。
在文化中,巨鳌戴山常常与神话、传说和自然界的壮观景象联系在一起。它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神话生物的想象。
这个成语给人以庄严、宏大的感觉,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壮丽和神秘。它也可能引发对人类在自然界中地位的思考。
在个人生活中,我曾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位承担了重大项目的朋友,表达对他能力的赞赏和对他所面临挑战的同情。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巨鳌戴山,海天一色,波涛汹涌,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想象一幅画面:一只巨大的海龟背负着山峰,海浪拍打着岸边,风声呼啸,给人一种宏伟和庄严的感觉。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Atlas holding the world”(阿特拉斯扛着世界),这也是一个形容承担巨大责任的比喻。
“巨鳌戴山”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表达,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和神话的深刻理解。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表现力。
巨鳌戴山,其他以安也。
1.
【巨】
(象形。金文字形,是“矩”的本字,象人持矩形。本义:画直角方形用的工具)。
同本义 同: 矩
【引证】
《说文》-巨,规巨也。 、 《礼记·大学》-是以君子有挈巨之道也。 、 《管子·宙合》-成功之术,必有巨矱。
【组词】
巨矱
2.
【鳌】
传说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引证】
《淮南子·览里》-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
【组词】
鳌里夺尊
3.
【戴】
(形声。本义:增益)。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引申之凡加于上皆曰戴。”-分物得增益曰戴。
4.
【山】
(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山,土有石而高。 、 《国语·周语》-山,土之聚也。 、 《左传·昭公四年》-山人取之。 、 《礼记·明堂位》-夏后代山。 、 《列子·汤问》-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 《诗·小雅·天保》-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荀子·赋》-生于山阜,处于室堂。 、 《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 陆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组词】
山霭、 山灵、 山阿、 山岩、 山隈、 山啜、 山落、 山孤钉、 山头、 山长、 山主、 山观、 山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