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1:38
“壮年”一词的字面意思和基本含义指的是人的生命周期中,体力、精力和智力都达到高峰的时期,通常指的是中年阶段,大约在30岁到50岁之间。这个时期的人通常在事业、家庭和社会生活中都处于较为稳定和成熟的阶段。
在文学作品中,“壮年”常用来形容主人公的成熟和力量,如“他正值壮年,事业如日中天”。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更多地用来描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或工作能力,如“他虽然已经五十岁,但依然壮年”。在专业领域,如医学或心理学,“壮年”可能特指某个生理或心理发展的阶段。
同义词中,“中年”更侧重于年龄阶段,而“盛年”和“鼎盛时期”则强调的是状态和成就的高峰。反义词则分别对应人生的不同发展阶段。
“壮年”一词源自汉语,其中“壮”字意为强壮、有力,“年”指年龄。在古代文献中,这个词就已经出现,用以描述人的生命力旺盛的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含义基本保持稳定。
在**文化中,壮年通常被视为一个人生命中的黄金时期,这个时期的人被期望在社会和家庭中承担重要角色。社会对壮年人的期望往往较高,认为他们应该在事业和家庭中都有所成就。
“壮年”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积极和充满活力的。它让我联想到成熟、稳定和力量,这些都是我个人在追求的目标。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一位壮年的领导者,他的决策力和执行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壮年状态激励我在自己的工作中也追求同样的成熟和效率。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壮年”:
壮年的风,吹过岁月的田野, 成熟的果实,挂满希望的枝头。 智慧的光,照亮前行的道路, 壮年的我,心怀梦想,步履不停。
视觉上,“壮年”可能让我联想到一幅描绘成熟男性的肖像画,背景是繁忙的都市或宁静的乡村,展现出力量与和谐。听觉上,可能会联想到沉稳有力的演讲或充满活力的音乐。
在英语中,“壮年”可以对应为“prime of life”或“middle age”,虽然后者更侧重于年龄阶段,但都传达了类似的成熟和力量的概念。
通过对“壮年”这个词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描述人生阶段和状态时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帮助我更准确地表达和理解人生不同阶段的特点,也让我意识到在不同文化和语境中,词汇的使用和理解可能有所不同。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注意词汇的多维含义和应用。
1.
【壮】
(形声。从士,爿(pán)声。本义:人体高大,肌肉壮实)。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壮,大也。 、 《广雅》-壮,健也。 、 《方言》-秦晋之间凡人之大谓之奘,或谓之壮。 、 《礼记·曲礼》-三十曰壮。 、 《史记·项羽本纪》-壮士,赐之卮酒。 、 《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右贤王惊,夜逃,独与其爱妾一人,壮骑数百驰。 、 《逸周书》-男气壮力。 、 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壮哉我中国少年。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三小姐长远勿见,好像壮仔点哉。
【组词】
壮浪、 壮盛、 壮勇、 壮武、 年轻力壮;兵强马壮;壮健
2.
【年】
(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禾”,下面是“人”,禾谷成熟,人在负禾。小篆字形,从禾,千声。本义:年成,五谷成熟)。
同本义。
【引证】
《说文》-秊,谷熟也。 、 《谷梁传·桓公三年》-五谷皆熟为有年也。 、 《谷梁传·宣公十六年》-五谷大熟为大有年。 、 《诗·周颂·丰年》-丰年多黍多秊。 、 《左传·桓公二年》。疏:“年训为稔。”-有年。 、 《书·多士》-尔厥有干,有年于芘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