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00: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00:40
平畴(píng chóu)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指的是平坦的田野或广阔的平原。它通常用来形容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地区,适合农业耕作。
文学语境:在文学作品中,平畴常用来描绘宁静、富饶的乡村景象,如“平畴万里,稻香四溢”。
口语语境:在日常口语中,平畴可能不太常用,但如果提到,通常是指某个地方地势平坦,如“那里的平畴非常适合种植作物”。
专业领域:在地理学或农业学中,平畴可能指代特定的地理区域,如“华北平畴”。
同义词:平原、田野、旷野
反义词:山地、丘陵、峡谷
词源:平畴由“平”和“畴”两个字组成。“平”意为平坦,“畴”原指田界,后泛指田地。
演变:在古代文献中,平畴常用来描述农业生产的理想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其意义基本保持不变。
在**传统文化中,平畴象征着富饶和安宁,是农业社会的理想景象。它也常被用来比喻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平畴给人以宁静、和谐的感觉,联想到丰收的景象和勤劳的农民。它也让人想到广阔无垠的自然风光,带来一种心灵上的宽慰。
在个人经历中,平畴可能与家乡的记忆联系在一起,如童年时在平畴上奔跑的快乐时光。
在诗歌中,可以这样使用:“平畴之上,晨曦初露,稻穗轻摇,岁月静好。”
视觉联想:想象一片金黄的麦田,随风轻轻摇曳。
听觉联想:清晨,鸟鸣声在平畴上回荡,伴随着远处农夫的歌声。
在英语中,平畴可以对应为“plain”或“prairie”,但这些词汇更多强调的是地理特征,而不像“平畴”那样带有农业和文化的深层含义。
平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描述了地理特征,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语言表达,增强文化的深度和广度。
1.
【平】
(指事。小篆字形, 从于, 从八。“于”是气受阻碍而能越过的意思, “八”是分的意思, 气越过而能分散, 语气自然平和舒顺。本义: 语气平和舒顺)。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平,语平舒也。 、 《诗·小雅·伐木》-终和且平。 、 《素问·调经论》-神气乃平。
【组词】
平典、 平度、 平气、 平远、 平愉、 平睦
2.
【畴】
(形声。从田,寿声。本义:已耕作的田地)。
同本义。
【引证】
《苍颉篇》-畴,耕地也。 、 《说文》-畴,耕治之田也。象耕屈之形。 、 《左传·襄公三十年》-取我田畴而伍之。 、 《国语·周语 》-田畴荒芜。 、 《汉书·萧望之传》-修农圃之畴。 、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组词】
田畴、 畴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