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7: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7:40
担负 是一个汉语词汇,字面意思是指承担、负担或负责某项任务、责任或义务。它强调的是一种主动承担的态度和行为,通常涉及一定的压力或挑战。
担负 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
同义词:承担、负责、肩负
反义词:推卸、逃避
细微差别:
担负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担”和“负”两个字组成,分别表示“挑起”和“负担”。在古代汉语中,担负常用于描述物理上的负担,如挑担子,后来逐渐演变为抽象的责任承担。
在中华文化中,担负常与责任感、使命感联系在一起,强调个人对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责任。在社会背景中,担负也常用来描述领导者的责任和担当。
担负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严肃和庄重的,它让人联想到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表达时,使用担负可以增强语句的正式性和重要性。
在个人生活中,担负可能体现在对家庭的责任、工作的职责或是社会义务的承担。例如,作为家庭的一员,担负起照顾年迈父母的责任。
在诗歌中,担负可以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和责任感:
星辰担负夜的寂静,
我担负家的温暖。
视觉联想:担负可能让人联想到一个人肩上扛着沉重的担子,或是领导者在会议上严肃的表情。
听觉联想:担负可能在听觉上让人联想到沉重的脚步声或是领导者在会议上的严肃讲话。
在英语中,担负 可以对应为 "shoulder" 或 "bear",如 "shoulder the responsibility" 或 "bear the burden"。这些词汇在英语中也强调承担责任的概念。
担负 是一个充满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词汇,它在不同语境和文化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在语言学习和表达中,正确使用担负可以增强语句的正式性和重要性,同时也能够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责任感。
1.
【担】
扁担和挂在两头的东西。
【引证】
《楚辞·哀时命》。注:“荷曰担。”-负担荷以丈尺兮。 、 宋·欧阳修《归田录》-有卖油翁释担而立。
【组词】
挑担;担仗、 担头、 货郎担
中国重量单位。旧制一百斤为一担,今以百市斤为一市担。
【引证】
李颀《别梁鍠》-但闻行路吟新诗,不叹举家无担石。
2.
【负】
(会意。从人,从贝。本义:恃,即依恃,凭仗)。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负,恃也。从人守贝,有所恃也。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秦贪,负其强。 、 《艺文类聚·吴均·与朱元思书》-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 《左传·襄公十四年》-昔秦人负恃其众,贪于土地,逐我诸戎。 、 汉·贾谊《治安策》-其异姓负彊而动者,汉已幸胜之矣。 、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守自负年德,易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