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9:39
作业:通常指学校或教育机构布置给学生的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外完成,以巩固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或技能。作业可以是书面形式,如练*题、论文、报告等,也可以是实践活动,如实验、项目、艺术创作等。
作业一词源自汉语,古汉语中已有“作业”一词,原指劳作或工作,后逐渐演变为指学生的学任务。在现代汉语中,作业主要指学生的课外学任务。
在*文化中,作业被视为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家长和学校普遍重视作业的完成情况。作业的多少和难度常常是家长和教育者讨论的焦点,有时也会引发关于教育负担的公共讨论。
对于学生来说,作业可能带来压力和负担,尤其是在作业量大的情况下。然而,作业也是学过程中的必要环节,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自主学的能力。
在我的学生时代,作业是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记得有一次,我因为一个复杂的数学作业而熬夜,但最终解决了问题,这给了我很大的成就感。
在诗歌中,作业可以被描绘为知识的种子,需要学生用心浇灌,才能开出智慧的花朵:
作业如种子,深埋心田, 勤奋灌溉,智慧花开。 夜深人静,笔耕不辍, 知识的果,终将成熟。
视觉上,作业可能让人联想到堆满书籍的桌子、灯光下的笔记本和笔。听觉上,可能是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的声音,或是家长督促孩子做作业的温柔话语。
在不同文化中,作业的概念和重要性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作业的量可能相对较少,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和创造性思维。而在一些亚洲国家,作业量可能较大,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
作业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帮助学生巩固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同的文化和语境中,作业的意义和作用各不相同,但它始终是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对作业的深入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在教育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作业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
【作】
(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作,起也。 、 《易·离》-明两作。 、 《书·无逸》-作其即位。 、 《诗·秦风·无衣》-与子偕作。 、 《考工记》-或作而行之。 、 《周礼·士师》-凡作民。 、 《仪礼·特牲礼》-三献作止爵。 、 《礼记·礼运》-后圣有作。 、 《左传·襄公二十三年》-而后作焉。 、 《论语·先进》-舍瑟而作。 、 《礼记·少仪》-客作而辞。 、 宋·苏轼《画佛赞》-如日出时,眠者皆作。 、 方苞《狱中杂记》-有洪洞令杜君者,作而言曰。
【组词】
作止
2. 【业】 (象形。从丵(zhuó),从巾丛生草。巾象版。本义:古时乐器架子横木上的大版,刻如锯齿状,用来悬挂钟磬)。 版,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