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8:09: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8:09:17
“中指”通常指的是人体手部的第三根手指,即从拇指一侧数起的第二根手指。在解剖学上,它被称为“中指”或“第三指”。
在不同的语境中,“中指”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中指”一词的词源相对直接,它来源于中文,直接指代手部中间的那根手指。在语言的演变中,这个词主要保持了其字面意义,但在非正式语境中,它与特定的手势行为产生了关联。
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交环境中,“中指”所关联的手势具有普遍的负面含义,尽管在某些文化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或反应。
提到“中指”,很多人可能会联想到愤怒、挑衅或不尊重。这种联想可能会引起负面情绪,尤其是在提及与竖中指相关的行为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避免使用与竖中指相关的行为,以保持礼貌和尊重他人。
在诗歌中,可以将“中指”用作象征性的元素,例如:
他的中指,如同战旗, 在风暴中高举,不屈不挠。
提到“中指”,人们可能会联想到竖起的手指的视觉形象,以及与之相关的负面情绪的声音表达,如愤怒的吼叫或嘲笑声。
在不同语言和文化中,竖中指的手势通常都具有负面的含义,尽管具体的反应和解读可能会有所不同。
“中指”作为一个词汇,在不同的语境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在解剖学和医学领域,它是一个准确的术语;在日常交流中,它可能与负面行为相关联。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汇,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和社交规范。
1.
【中】
正对上;射中,正着目标。
【引证】
《考工记·桃氏》。司农注:“谓穿之也。”-中其茎。 、 《荀子·彊国》。注:“击也。”-敌中则夺。 、 欧阳修《卖油翁》-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射者中。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中而轻发。 、 《聊斋志异·促织》-幸啄不中。
【组词】
中靶;猜中了;命中、 看中、 中雀、 中钩、 中的、 中鹄
受到;遭到。
【引证】
明·高启《书博鸡者事》-欲中守法。 、 《说岳全传》-前番我王兄误中你的诡计,在青龙山上,被你伤了十万大兵。
【组词】
中霜、 中酒、 中暍、 中疾、 中恶、 中暑;中弹;中埋伏;中煤气
2.
【指】
手指。手掌的五个终端部分之一。
【引证】
《说文》-指,手指也。 、 《庄子·骈拇》-骈拇枝指。 、 《荀子·儒效》-是犹伛身而好升高也,指其顶者愈众。 、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指如削葱根。 、 唐·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 、 明·归有光《项脊轩志》-以指叩门。 、 《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组词】
指下、 伸手不见五指;屈指可数;指甲,指爪、 指尺、 指掌、 指语
足指也叫做指。
【引证】
《史记·高祖本纪》-乃扪足曰:“虏中吾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