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55: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55:25
“润泽”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水分充足,使物体表面或内部保持湿润状态。基本含义通常指事物因水分或其他滋养物质的充足而显得光滑、饱满、有生机。
“润泽”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润”指水分充足,“泽”指水流或水的积聚。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水的丰富或土地的肥沃。
在**文化中,“润泽”常与自然和谐、生命力旺盛等概念相联系,象征着富饶和生机。
“润泽”一词给人以清新、舒适、生机勃勃的感受,常让人联想到清晨的露水、雨后的花园等美好景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常使用“润泽”来形容我喜欢的自然景观,如雨后的森林,感觉它们充满了生命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晨曦初露,润泽的叶片轻摇,生命的旋律在微风中悠扬。”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润泽的草地,清晨的露珠闪烁;结合音乐,可以是一首轻柔的钢琴曲,仿佛清晨的微风拂过润泽的叶片。
在英语中,“润泽”可以对应为“moist”或“moisturized”,但“润泽”更多了一份自然和生命力的意味。
“润泽”一词不仅描述了物质的湿润状态,还蕴含了生命力和自然美的概念。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它是一个富有画面感和情感色彩的词汇,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和理解。
1.
【润】
(形声。从水, 闰(rùn)声。本义:雨水下流,滋润万物)。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润,水曰润下。 、 《广雅》-润,渍也。 、 《易·系辞》-润之以风雨。 、 《论衡·雷虚》-雨润万物。 、 《礼记·聘义》-温润而泽。 、 唐·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组词】
润一润喉咙;润下、 润雨、 润改、 润滋
2.
【泽】
(形声。从水。睪(yì)声。本义::光泽,润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泽,光润也。 、 《礼记·曲礼》-共饭不泽手。 、 《礼记·少仪》-泽剑首。 、 《考工记·慌氏》-实诸泽器。 、 《荀子·礼论》-顺非而泽。 、 《离骚》-芳与泽其杂糅兮。 、 《素问·经络论》-热多则淖泽。 、 《素问·玉机真藏论》-色沃不泽。 、 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色泽莹润。 、 宋·沈括《梦溪笔谈》-根色鲜泽。 、 王安石《太古》-仁义不足泽其性,礼乐不足锢其情。
【组词】
泽雨、 泽器、 色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