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4:5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4:59:38
“姣好”是一个形容词,字面意思是指外貌美丽、漂亮,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容貌。它强调的是一种优雅、端庄的美,不仅仅是外表的吸引力,还包括一种内在的气质和风度。
在文学作品中,“姣好”常用来形容女主角或重要女性角色的外貌,赋予她们一种高贵、优雅的形象。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那么常用,人们更倾向于使用“漂亮”、“美丽”等更为通俗的词汇。在专业领域,如美容、时尚行业,可能会更精确地使用“姣好”来描述一种特定的美丽标准。
同义词中,“美丽”和“漂亮”更为常见,而“姣好”则带有一种更为古典和优雅的意味。反义词则直接表达了与“姣好”相反的外貌特征。
“姣好”一词源自古代汉语,其使用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在古代文学中,这个词常用来形容女性的美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使用范围和含义有所扩展,但基本含义保持不变。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貌常常被赋予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意义。“姣好”不仅仅是对女性外貌的赞美,也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美的特定期待和标准。
“姣好”这个词给人一种温柔、优雅的感觉,它让人联想到古典美、传统美,以及一种内敛而不张扬的美。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姣好”来形容那些不仅外表美丽,而且举止得体的女性,尤其是在描述具有古典气质的女性时。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她的笑容如春日花开,姣好如画,令人心醉。”
看到“姣好”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古典绘画中的美人图,或者是古筝的悠扬声音,这些都与“姣好”所传达的古典美和优雅气质相契合。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可以用“graceful”或“elegant”来描述类似的美丽和气质。
“姣好”这个词在描述女性美貌时,不仅仅关注外表,更强调一种内在的气质和风度。它在文学和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是理解和欣赏中国古典美的重要词汇。在现代语境中,虽然使用频率可能不如一些更通俗的词汇,但它依然是一个富有文化内涵和美学价值的词汇。
1.
【姣】
(形声。从女,交声。本义:修长美丽)。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玉裁注:“姣谓容体壮大之好也。”徐灏笺:“凡从交声之字其义多为长…壮佼亦谓其壮而高长,非谓大也。”-姣,好也。 、 《左传·襄公九年》-弃位而姣,不可为贞。 、 《楚辞·东方太一》-灵偃蹇兮姣服。 、 《荀子·非相》-古者桀纣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 、 《史记》-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
2.
【好】
喜好;喜爱。
【引证】
《淮南子·精神》-好憎者,心之暴也。 、 《诗·小雅·鹿鸣》-人之好我。 、 《韩非子·喻老》-好治不病。 、 《论语》-敏而好学。 、 唐·柳宗元《三戒》-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自幼好武术。
【组词】
好表现;好善、 好涵高躅、 好戏子、 好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