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9:48
指婴孩。
1.
【赤】
(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赤,南方色也。 、 《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 、 《素问·风论》。注:“赤者,心色也。”-其色赤。 、 《书·顾命》。郑注:“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赤刀。 、 《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 、 《易·困卦》。郑注:“朱深曰赤。”-困于赤绂。 、 姚鼐《登泰山记》。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日上,正赤如丹。
2.
【襁】
(形声。从衣,强声。本义:婴儿的被子或布幅)。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襁,负儿衣也。 、 《汉书·宣帝纪》-曾孙虽在襁褓。 、 《论语》-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组词】
襁抱、 襁负、 襁褓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