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34: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34:17
词汇“消弃”在中文里并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可能是一个较为生僻或专业化的词语。根据字面意思,“消”可以理解为消失、消散,“弃”则意味着抛弃、放弃。因此,“消弃”可以理解为使某物消失或放弃某物。
“消弃”的基本含义可能是指彻底消除或放弃某物,使其不再存在或不再被使用。
由于“消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它在不同语境下的使用可能较为有限。在专业领域,如环境保护或废物管理中,可能会使用到这个词,指代处理或消除废弃物的过程。
由于“消弃”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可能没有详细记录。它可能是由“消”和“弃”两个常用词汇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现代社会,特别是在强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的背景下,“消弃”可能与废物处理、资源回收等话题相关联。
“消弃”可能带有一种消极的情感色彩,因为它涉及到放弃或消除某物,这可能让人联想到损失或过时。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需要“消弃”旧物品的情况,比如清理不再使用的家具或电子产品。
在诗歌中,可以使用“消弃”来表达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更迭:
岁月如梭,旧梦消弃,
新芽破土,生机勃发。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片被废弃的工厂区域,破败的建筑物和荒废的设备,这些图像可以与“消弃”这个词产生关联。
在英语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可以是“discard”或“eliminate”。
“消弃”这个词虽然不常用,但它提供了一个描述彻底消除或放弃某物的精确方式。在特定的专业或文学语境中,它可能是一个有用的词汇。在学习语言时,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复杂的概念。
1.
【消】
(形声。从水,肖声。本义:消除;消灭)。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消,尽也。 、 枚乘《七发》。注:“消,灭也。”-消息阴阳。 、 张衡《西京赋》。注:“消,散也。”-消雰埃于中宸。 、 《素问·皮部论》。注:“消,烁也。”-热多则筋弛骨消。 、 《孟子》-鸟兽之害人者消,然后人得平土而居之。 、 《三国志·魏志》-诏求隐学之士能消灾复异者。 、 京剧《贵妃醉酒》-娘娘一肚子气没地方散去,借酒消愁。
【组词】
消索、 消炎、 消弭
2.
【弃】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个头向上的婴孩,三点表示羊水,头向上表示逆产。中间是只簸箕 ,下面是两只手。合起来表示将不吉利的逆产儿倒掉之意。小篆写法大同小异。本义:扔掉;抛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段注:“弃者,不孝子人所弃也。”-弃,捐也。 、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天之弃商也久矣。 、 王粲《七哀》-抛子弃草间。 、 苏洵《六国论》-举以予人,如弃草芥。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弃炮仓皇遁。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子孙弃者。 、 清·周容《芋老人传》-弃其妇。 、 《广东军务记》-弃甲投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