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11: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11:55
“楚界”一词的字面意思是指古代楚国的边界。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其疆域广阔,包括今天的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因此,“楚界”可以理解为楚国领土的边缘或分界线。
在文学作品中,“楚界”常用来象征楚国的文化和历史,或者用来描绘楚地的风光和民俗。在口语中,这个词可能不太常用,但在历史学、地理学等专业领域,它可能被用来指代特定的地理区域或历史时期。
同义词:楚疆、楚域 反义词:非楚界(指楚国以外的地区)
“楚界”一词源于古代对楚国地理边界的描述。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用来指代与楚国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而不仅仅是地理概念。
在**的历史文化中,楚国以其独特的文化和艺术风格而闻名,如楚辞、楚剧等。因此,“楚界”也常常与这些文化元素联系在一起,成为文化传承和历史记忆的象征。
提到“楚界”,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古代楚国的辉煌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这种联想可能会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学*和研究**古代历史时,我经常遇到“楚界”这个词,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楚国的地理范围和文化特色。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楚国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楚界”:
楚界山河壮,风云岁月长。
辞章传千古,歌赋动四方。
想象一幅画,描绘楚界的山川河流,或是听一段古筝曲,仿佛能听到楚辞的悠扬旋律,这些都是“楚界”带来的视觉和听觉联想。
在其他文化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楚界”的词汇,但类似的概念,如古罗马的“罗马边界”(Limes Romanus),也可以用来比较不同文明的地理和文化边界。
通过对“楚界”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它在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性。这个词不仅仅是地理标记,更是文化传承的象征,对于学和表达**古代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1.
【楚】
(形声。从林,疋(shū)声。本义:灌木名。又名荆,牡荆)。
同本义 。落叶灌木,开青色或紫色的穗状小花,鲜叶可入药,或小乔木,枝干坚韧,可做杖。
【引证】
《说文》-楚,丛木也。一名荆。 、 《诗·周南·汉广》-言刈其楚。 、 《诗·王风·扬之水》-不流束楚。 、 《礼记·学记》-夏楚二物。 、 《仪礼·乡射礼》-楚扑长如笴。 、 《汉书·汉延寿传》-民无箠楚之忧。
【组词】
楚棘、 楚焞、 楚藿、 楚楚、 楚木、 楚林
2.
【界】
(会意。从田,介声。本义:边垂,边境)。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按,田畔也。-界,境也。 、 《尔雅》-界,垂也。 、 《急就篇·顷町界亩》颜注-田边谓之界。 、 《墨子·号令》-诸吏卒民非其部界而擅入他部界。 、 《韩非子·五蠹》-去门十里以为界。 、 《孟子·公孙丑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 《战国策·燕策》-至燕南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迎公子于界。 、 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境界危恶。
【组词】
界分、 界约、 界贼、 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