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35: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35:19
“与日俱进”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进步或发展。这个成语强调的是持续的、渐进的进步,通常用来形容事物或个人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改进和提高。
在文学作品中,“与日俱进”常用来形容人物的成长或事物的变化,如“他的绘画技艺与日俱进”。在口语中,这个成语可以用来鼓励他人不断进步,例如“只要你努力,你的英语水平一定会与日俱进”。在专业领域,如科技、教育等,这个成语可以用来描述技术和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发展。
“与日俱进”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其字面意思和现代用法基本一致。在古代文献中,这个成语就已经被用来形容事物的持续进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成语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在已经成为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
在*文化中,“与日俱进”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强调不断学和进步的重要性。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也被广泛应用于鼓励个人和组织不断追求进步和创新。
这个成语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联想到不断努力、持续进步的形象。它鼓励人们面对挑战,不断超越自我,追求更高的目标。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用“与日俱进”来激励自己不断学新知识,提高自己的技能。例如,在学外语的过程中,我始终相信只要坚持不懈,我的语言能力一定会与日俱进。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岁月如梭,技艺与日俱进,心怀梦想,步履不停。”
视觉上,可以联想到不断攀升的图表或曲线,象征着持续的进步。听觉上,可以联想到激励人心的音乐,如进行曲,象征着不断前进的步伐。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keep improving”或“constantly evolving”,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传达了持续进步的概念。
“与日俱进”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是一个表达持续进步的工具,也是一种激励自己和他人的方式。通过深入学和分析这个成语,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以及它在文化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二子位既成立,夫人因得冥心斋静,累感真灵,修真之益,与日俱进。
1. 【与】
2.
【日】
(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太阳形。轮廓象太阳的圆形,一横或一点表示太阳的光。本义:太阳)。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日,太阳之精也。从囗一,象形。 、 《易·说卦》-离为日,为火。 、 《周礼·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正日景求地中。 、 《孟子》-天无二日,太阳也。 、 《列子·汤问》-日初出,大如车盖。
【组词】
日冠、 日昃、 日旸儿、 日月交食、 日头搁山、 日头趖西、 日居月诸
3.
【俱】
(形声。从人,具声。本义:走在一起,在一起)。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俱,皆也。 、 《战国策·齐策》。注:“偕也。”-而仪与之俱。 、 《庄子·天运》-道可载而与之俱也。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客屠者朱亥可与俱。 、 《汉书·李广苏建传》-百余人俱。 、 、 《世说新语·自新》-处与之俱。 、 清·袁枚《黄生借书说》-使与书俱。
4.
【进】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隹”,象小鸟形,下面是“止”(趾)。鸟脚只能前进不能后退,故用以表示前进。本义:前进,与“退”相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进,登也。 、 《易·说卦》-巽为进退。 、 《诗·大雅·桑葇》-进退维谷。 、 《周礼·大司马》-徒衔枚而进。 、 《礼记·表记》-君子三揖而进。 、 《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进则引之,退则策之。 、 《史记·魏公子列传》-进兵击秦军。 、 《资治通鉴》-以次俱进。 、 、 明·魏禧《大铁椎传》-贼环而进。 、 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猱进鸷击。
【组词】
迈进、 奋进、 进不来出不去、 进旅退旅、 进退中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