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0:04: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0:04:35
词汇“卿僚”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用于古代**,尤其是在官方和文学语境中。下面我将从各个方面对这个词汇进行深入分析。
“卿僚”字面意思是指古代官府中的高级官员或助手。其中,“卿”通常指高级官员,如九卿等;“僚”则指官员的助手或同僚。
“卿”和“僚”在古代汉语中都有明确的官职含义。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字逐渐合并成一个词汇,专门指代官府中的高级官员及其助手。
在古代社会,卿僚是政治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行为和决策直接影响国家的运行。因此,这个词汇也反映了古代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等级。
对于我来说,“卿僚”这个词汇带有一种历史厚重感和官场斗争的复杂性。它让我联想到古代官员的权力游戏和政治智慧。
在我的学*和工作中,我曾阅读过关于古代政治制度的书籍,其中多次遇到“卿僚”这个词汇,它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了古代的政治生态。
在创作一首关于古代官场的诗歌时,我可以这样使用:“卿僚争权夜未央,灯火阑珊议国殇。”
想象一幅古代朝廷的画卷,卿僚们身着官服,围坐议事,这种场景可以通过视觉艺术来表现。听觉上,可以联想到古代宫廷音乐的庄重和肃穆。
在其他文化中,如古罗马的“参议员”(Senators)和“官员”(Officials)也有类似的官职和助手,但具体的称谓和职责可能有所不同。
通过对“卿僚”这个词汇的学*和分析,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古代*的政治文化和官场生活。这个词汇不仅是语言学的一部分,也是了解历史文化的重要窗口。
1.
【卿】
(会意。甲骨文字形,像二人向食之形。《说文》:“从卯,皂(bī)声。”“卯,事之制也。”本义:飨食)。
古时高级长官或爵位的称谓。汉以前有六卿,汉设九卿,北魏在正卿下还有少卿。以后历代相沿,清末始废。
【引证】
《说文》-卿,六卿。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也。 、 《礼记·王制》。注:“上大夫曰卿。”-诸侯之上大夫卿。 、 《管子·揆度》-卿大夫豹饰。 、 《礼记·王制》-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 、 《国语·晋语》-有卿之名。 、 、 《史记》-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 唐·柳宗元《柳河东集》-荐笏言于卿士。 、 清·薛福成《观巴黎油画记》-王公卿相。 、 清·周容《芋老人传》-有卿士。
【组词】
卿相、 卿贰
2.
【僚】
(形声。从人,尞(liáo)声。本义:官,官职)。
同本义。
【引证】
《书·皋陶谟》-百僚师师。 、 《诗·小雅·大东》-百僚是试。 、 左思《咏史》-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
【组词】
僚吏、 僚佐、 僚侍、 僚故、 僚品、 僚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