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4:03: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03:33
“姊儿”是一个汉语词汇,通常用来指代姐姐或者比自己年长的女性亲属。在现代汉语中,这个词汇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更多地出现在方言或口语中。
在文学作品中,“姊儿”可能会被用来营造一种亲切或怀旧的氛围,尤其是在描述家庭关系或乡村生活的场景中。在口语中,尤其是在北方方言中,“姊儿”是一个常见的词汇,用来称呼姐姐或者比自己年长的女性。在专业领域中,这个词汇的使用较少,更多地保留在日常交流中。
同义词:姐姐、姐、姊姊 反义词:弟弟、妹妹
这些同义词在语气和正式程度上有所不同,“姊儿”更偏向于口语和亲切感,而“姐姐”则更为正式和通用。
“姊儿”一词源于古代汉语,其中的“姊”字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出现,意为姐姐。随着时间的推移,“姊”字后面加上“儿”字,形成了“姊儿”这一词汇,增加了亲切和口语化的感觉。
在**传统文化中,姐姐通常承担着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因此“姊儿”这个词往往带有一定的家庭责任感和亲情色彩。在社会背景中,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这个词汇的使用也在逐渐减少。
“姊儿”这个词给我带来的情感反应是温馨和亲切的。它让我联想到家庭和睦、兄弟姐妹间的深厚情感。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听到家里的长辈用“姊儿”来称呼我的姑姑或者姨妈,这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传统的家庭温暖。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姊儿”:
春风拂过柳梢头, 姊儿笑语盈盈间。 岁月静好,亲情浓, 共度时光不分离。
看到“姊儿”这个词,我可能会联想到一幅温馨的家庭画面,听到长辈们亲切的呼唤声。
在英语中,“姊儿”可以对应为“elder sister”或“sis”,但“sis”更多用于非正式的口语中。
通过对“姊儿”这个词汇的深入学,我更加理解了它在汉语中的独特地位和情感价值。它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称谓,更是承载着家庭情感和文化传统的符号。在未来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我将更加珍惜和恰当地使用这个词汇。
1.
【姊】
(形声。本义:姐姐)。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姊,女兄也。 、 《尔雅》-男子谓女子先生为姊。 、 《诗·邶风·泉水》-遂及伯姊。 、 《乐府诗集·木兰诗》-阿姊闻妹来。
2.
【儿】
(象形。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人”字,上面象小儿张口哭笑。“儿”是汉字部首之一,从“儿”的字大都与“人”有关。本义:幼儿。古时男称儿,女称婴,后来孩童都称儿)。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儿,孺子也。 、 《老子》第九章-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 、 《史记·循吏列传》-老人儿啼。 、 《苍颉篇》-男曰儿,女曰婴。 、 《列子·汤问》-见两小儿辩斗。
【组词】
儿女子、 儿剧、 儿话、 儿撬、 儿拜、 儿啼、 儿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