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19: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19:07
“半彪子”是一个汉语方言词汇,主要在中国北方地区使用,尤其是在北京话中较为常见。字面意思是指一个人或事物只完成了一半,或者只做到了一半的程度。基本含义是指某人做事不彻底、不认真,或者某事物不完整、不完美。
在不同的语境下,“半彪子”可以有不同的含义和用法:
“半彪子”的词源较为模糊,可能是由“半”和“彪子”两个词组合而成。其中,“半”表示不完全,“彪子”在某些方言中可能指代某种不完整或不完美的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逐渐被广泛使用,并固定在某些地区的方言中。
在中国北方文化中,人们往往注重做事的彻底性和认真性。因此,“半彪子”这个词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做事不彻底、不认真的不满和批评。
这个词通常带有负面情感,让人联想到做事不认真、不负责的态度。它可能会引起人们对不完整或不完美事物的失望和不满。
在日常生活中,我可能会用“半彪子”来形容那些做事不彻底的朋友或同事,提醒他们要更加认真负责。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半彪子的梦, 飘摇在风中, 不完整的旋律, 诉说着未竟的痛。
结合图片,可以想象一个只完成一半的建筑物或艺术品,给人一种不完整的感觉。在音乐中,可以联想到一段不完整的旋律,让人感到不满足。
在其他语言或文化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但类似的表达如“half-baked”(半生不熟的)在英语中可以表达类似的意思。
“半彪子”这个词在汉语中具有特定的含义和用法,反映了人们对做事彻底性和认真性的重视。了解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方言,丰富语言表达。
1.
【半】
(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半,物中分也。 、 《汉书·高帝纪上》-今汉有天下太半。 、 《汉书·项籍传》-士卒食半。 、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 唐·白居易《卖炭翁》-半匹红绡一丈绫。 、 《聊斋志异·狼三则》-身已半入,只露尻尾。
【组词】
太半、 半日;半工;半升
2.
【彪】
(会意。从虎,从彡(shān)。“彡”,《说文》:“象其文也。”本义:虎身的斑纹)。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彪,虎文也。 、 《法言·君子》。注:“文也。”-以其弸中而彪外也。
3.
【子】
构词后缀。
加在动词或形容词词素后。
【组词】
胖子、 瘦子、 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