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1:15: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1:15:07
词汇“俭宝”在汉语中并不常见,它可能是由两个汉字“俭”和“宝”组合而成的复合词。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对“俭宝”进行分析:
结合起来,“俭宝”可以理解为节俭的宝贝,即通过节约而获得的珍贵之物。
由于“俭宝”不是一个常用词汇,其词源和演变不太明确。它可能是现代汉语中由“俭”和“宝”两个字组合而成的新词。
在传统文化中,节俭被视为美德。因此,“俭宝”这个词可能在文化中被赋予积极的意义,强调通过节俭获得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提到“俭宝”,可能会让人联想到勤劳、节俭和珍惜资源的美德,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反应。
在个人生活中,我可能会用“俭宝”来提醒自己珍惜通过节俭获得的一切,无论是物质上的还是精神上的。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
岁月如梭,俭宝累积,
点滴节约,汇聚成河。
珍惜每一分,不负时光,
俭宝之光,照亮前方。
提到“俭宝”,可能会让人联想到朴素的家居、简单的餐食,以及那些通过勤劳和节俭获得的小确幸。
在其他语言中,可能没有直接对应“俭宝”的词汇,但节俭和珍惜的概念在各种文化中都有体现。
“俭宝”这个词虽然不常见,但它提醒我们节俭的重要性,以及通过节俭可以获得的宝贵财富。在语言学*和表达中,了解这样的词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文化价值观,并在适当的情境中运用。
1.
【俭】
(形声。从人,佥(qiān)声。本义:自我约束,不放纵)。
同本义。
【引证】
《说文》-俭,约也。 、 《易·否象传》-君子以俭德避难。 、 《左传·庄公二十四年》-俭德之共也。 、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严公子广而俭,文而有礼。 、 司马迁《报任安书》-恭俭下人。
【组词】
俭貌、 俭退、 俭然
2.
【宝】
(形声。甲骨文字形,象房子里有贝和玉,表示家里藏有珍宝,会意。在西周金文里,又加上一个声符“缶”(古音与“宝”同)。本义:珍宝)。
同本义。
【引证】
《说文》-宝,珍也。 、 《诗·大雅·桑柔》-稼穑维宝。 、 《诗·大雅·崧高》-以作尔宝。 、 《谷梁传·定公八年》-宝玉者,封圭也。 、 《国语·鲁语》。注:“玉也。”-以其宝来奔。 、 《论语》-怀其宝。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和氏壁天下人所共传宝也。 、 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戴朱缨宝饰之帽。
【组词】
珠宝;宝函、 珍宝、 宝肆、 宝冕、 宝钏、 宝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