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28: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28:43
“准确数”是指一个数值或数量精确无误,没有误差或偏差。它通常用于数学、统计学、科学研究等领域,以确保数据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在数学和科学领域,“准确数”用于描述实验结果、计算数据或测量值,强调其精确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会使用“准确数”来指代精确的数量,如“准确数目”、“准确时间”等。在文学作品中,这个词可能用来强调某个细节的精确性,增加叙述的真实感。
“准确数”由“准确”和“数”两个词组成。“准确”源自拉丁语“accuratus”,意为“仔细处理”,而“数”则是指数量或数值。在语言的发展中,“准确数”逐渐被用于强调数值的精确性。
在现代社会,数据的准确性尤为重要,尤其是在科学研究、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中。因此,“准确数”在社会中的使用频率较高,反映了人们对精确性和可靠性的追求。
“准确数”给人一种严谨、可靠的感觉。在需要精确数据的场合,这个词的使用可以增强信息的可信度,给人以专业和认真的印象。
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需要使用“准确数”来确保我的财务记录准确无误,或者在制定计划时确保时间的精确性。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时间的准确数,如同心跳的节奏,引领我们穿越生命的每一刻。”
视觉上,“准确数”可能让人联想到精确的图表和数据可视化。听觉上,它可能与精确的计时器声音或实验室仪器的滴答声相关联。
在不同语言中,“准确数”可能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但其核心意义都是强调数值的精确性。例如,在英语中可能是“exact number”或“precise number”。
“准确数”是一个强调精确性和可靠性的词汇,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了解和正确使用这个词,对于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专业性至关重要。
1.
【准】
(准本为凖的俗字,现为凖的简化字。但在未简化前,准习用的意义,与凖字有别)。
公文用语 。始于唐·五代 表示允许,认可。
【引证】
《周书·文帝纪下》-乃于战所,准当时兵士,人种树一株,以旌武功。
【组词】
批准;照准;准如所请 引申为比照,作某类事物看待准前例办理;准平原;准尉 表示依据、根据准某部函
2.
【确】
(形声。左形,右声。本作“碻”、“塙”。本义:坚固)。
同本义。
【引证】
《庄子·应帝王》-确乎能其事者而已矣。 、 《易·乾卦》-確乎其不可拔。 、 《易·系辞下》-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 《易·乾》-乐则行之,忧则违之,确乎其不可拔,潜龙也。
3.
【数】
数目;数量。
【引证】
《战国策·赵策》-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 唐·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五陵少年争缠头,一曲红绡不知数。
【组词】
报数、 数计、 数珠儿、 可被2除尽的数;自然数、整数、有理数、无理数、实数或复数;基数;单数;复数
道数,方法。
【引证】
《商君书》-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