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20:0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20:08:47
岔路口 的字面意思是指道路分岔的地方,即一条道路分成两条或多条分支的地点。基本含义是指在行进过程中需要做出选择的地点,常用来比喻人生或决策中的关键时刻。
岔路口 的词源较为直接,由“岔”和“路口”两个词组成。“岔”指分岔,“路口”指道路的交汇处。在古代汉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分道处”或“歧路”。随着语言的发展,“岔路口”成为了一个常用的词汇。
在**文化中,岔路口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人生岔路口”比喻人生中的重要选择时刻。在一些传统故事或谚语中,岔路口也常被用来比喻抉择和命运。
岔路口 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犹豫、迷茫或期待。它让人联想到需要做出重要决策的时刻,这种不确定性可能带来紧张和焦虑,也可能带来希望和机遇。
在我个人的经历中,曾经在旅行时遇到过一个岔路口,需要决定是继续前行还是返回。这个选择让我意识到生活中的每一个决策都可能影响未来的方向。
诗歌: 在人生的岔路口,我停下脚步, 望着两条路,一条通往光明,一条通往幽暗。 我选择了那条少有人走的路, 它带我走向未知的远方。
视觉:想象一个宁静的乡村道路,夕阳下,两条道路在远处分岔,形成一个岔路口。 听觉:可以联想到在岔路口等待时,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或是远处车辆的引擎声。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fork in the road”,在其他语言中也有类似的表达,如法语的“carrefour”(十字路口)。不同文化中,岔路口的象征意义和使用情况可能有所不同,但都强调了选择和决策的重要性。
岔路口 这个词汇在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它不仅指实际的道路分岔,还象征着人生中的重要选择和转折点。通过对这个词汇的深入学和分析,我更加理解了它在不同语境中的应用和象征意义,也认识到了它在表达和思考中的重要性。
1. 【岔】 (会意。从山,从分。本义:山脉分岐的地方)。
2.
【路】
(形声。从足,各声。本义:道路)。
同本义。
【引证】
《说文》-路,道也。 、 《尔雅》-路,途也。 、 《周礼·地官》。注:“途容乘车一轨,道容二轨,路容三轨。”-百夫有洫,洫上有途,千户有浍,浍上有道,万夫有川,川上有路。 、 屈原《离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诗·郑风·遵大路》-遵彼大路兮。 、 《易·说卦》-艮为径路。 、 陶潜《桃花源记》-遂迷,不复得路。
【组词】
路奠、 路赆、 路引、 路歧、 路次、 路村、 路票、 路货、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
【口】
(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人的口形。本义:口腔器官,嘴)。
同本义。人类用来发声和进食的器官。
【引证】
《说文》-口,人所以言食也。 、 《国语·晋语》-且夫口三五之门也。 、 《春秋·元命苞》-口之为言达也。 、 《鬼谷子·捭阖》-口者心之门户。 、 《左传·定公四年》-勺饮不入口七日。 、 《后汉书·张衡传》-下有蟾蜍,张口承之。 、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组词】
口腹、 口分、 口滑、 口辅、 口眼弗闭、 口里摆菜碟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