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05: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05:56
“易水”一词的字面意思是“容易流动的水”,通常指的是一条河流的名字,即易水河。易水河位于**河北省,是海河的一条支流。
在文学中,“易水”常常被用来象征离别和悲壮的情感,尤其是在古代诗词中。例如,战国时期的荆轲刺秦王,临行前在易水边与友人告别,这一历史**使得“易水”成为了悲壮离别的代名词。
在口语中,“易水”可能不太常用,除非是在特定的历史或文学讨论中。
在专业领域,如地理学或水利工程中,“易水”可能被用作地理名称,指代具体的河流或其流域。
同义词:清水、河流 反义词:浊水、静水
“易水”一词的词源较为直接,指的是容易流动的水。在历史演变中,由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易水成为了悲壮和离别的象征。
在文化中,易水与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紧密相连,成为了忠诚和牺牲的象征。这一历史在**文学和艺术中被广泛引用和描绘。
易水带给人的情感反应通常是悲壮和深沉的。它让人联想到古代英雄的牺牲和忠诚,以及离别的哀愁。
在个人经历中,易水可能不太常见,除非是在历史学*或文学创作中。例如,在阅读关于荆轲刺秦王的书籍时,易水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和文化符号出现。
在诗歌中,易水可以被用来表达深沉的情感:
易水寒,荆轲去,
悲歌一曲,壮志难酬。
易水可能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河流景象,以及荆轲刺秦王的历史场景。视觉上,易水可能被描绘为一条宽阔而平静的河流,两岸是古老的树木和岩石。听觉上,可能会有古代的乐器声,如古筝或笛子,营造出一种悲壮的氛围。
在不同文化中,河流作为离别和旅程的象征是普遍的。例如,在西方文学中,河流也常常与离别和过渡相关联,如《哈姆雷特》中的“丹麦的河流”。
易水作为一个词汇,不仅是一个地理名称,更是一个充满文化内涵和情感联想的符号。它在文学和历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理解*古代文化和历史有着重要意义。在语言学和表达中,易水可以作为一个丰富的文化元素,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和历史。
1.
【易】
(象形。本义:蜥易)。
换,交换。
【引证】
《列子·汤问》-寒暑易节。 、 《战国策·魏策》-寡人欲以百里之地易安陵。 、 、 、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易寡人之璧。 、 《左传·哀公八年》-楚人围宋,易子而食。 、 李斯《谏逐客书》-移风易俗。 、 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金,献诸朝。
【组词】
易筋经、 易箦、 易货、 易地、 易身
2.
【水】
(象形。甲骨文字形。中间像水脉,两旁似流水。“水”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水的字,或表示江河或水利名称,或表示水的流动,或水的性质状态。本义: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无色无味且透明,形成河流、湖泊和海洋,分子式为 H2O,是一切生物体的主要成分)。
同本义。
【引证】
《说文》-水,准也。 、 《释名》-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 、 《淮南子·天文》-积阴之寒气为水。 、 《书·洪范》-五行一曰水。 、 《左传·桓公元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 《礼记·曲礼》-水曰清滌。 、 《荀子·劝学》-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众士慕仰,若水之归海。
【组词】
水铫、 水头儿、 水湿、 水蛊病、 水中丞、 水落归槽、 水喷桃花、 水镜先生、 水陆杂陈、 水廓、 水涡、 水馆